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0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描绘县域发展的新图景
本报记者 陆 敏 佘 颖 通讯员 杨 戈

  襄樊的县域经济曾经在湖北省名气很大,襄阳、老河口都曾名列全省10强县。然而,在周边城市的发展都在加力时,襄樊县域经济却“掉队”了。

  根据2007年湖北省对76个县(市、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考核结果,襄樊市列入省考核的7个县(市)区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排位普遍靠后,最好的襄阳区也仅排在32位。

  对比曾经的辉煌,襄樊迫切希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路在何方?市委书记唐良智给出了答案:“用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他解释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也好、城市经济也好,其产品和服务都面临全世界的竞争,只有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产业定位,逐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产业或产业集群,才能生存、发展、壮大。”

以高新技术推进农业升级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襄樊市都以农业大市著称。这里是全国20个商品粮基地市之一,襄樊市肉牛、肉羊出栏数位居全省第一位;生猪出栏、家禽、蔬菜和水果总产均位列全省第二位;烤烟产量排全省第三位;棉花、油料居全省第四位……

  但是,襄樊只是农产品产量大市,而不是加工大市,更不是农业经济强市。襄樊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市农委主任张丛玉告诉记者,“2008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为0.64:1,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  

襄樊的农产品加工还停留在‘稻谷打成米、小麦磨成面、芝麻榨成油、籽棉变皮棉’的初级阶段,科技含量比较低。”

  从襄樊农业自身发展来看,优势在产量,潜力在加工,尤其要通过高新技术的改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唐良智说,“我们提出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已有一批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脱颖而出。”

  刚走到老河口市的湖北奥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门口,记者就闻到了一阵香气。“这就是我们研制生产的双低菜籽油。”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建中拧开一瓶金黄色的菜籽油,让我们闻闻那类似芝麻油的香味。

  菜籽油一度是湖北及周边地区主要的油类品种,但普通菜籽油颜色发黑、油烟大、芥子味重,逐渐被调和油、大豆油占去了不少市场。奥星公司采用新工艺,不仅保留了菜籽油独特的芳香,又使质量完全达到国家标准,再度为菜籽油开启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这项技术得之不易。林建中为我们列出一长串重量级的名字:国际油菜理事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黄凤洪教授、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原院长谢科生……,他们都是奥星的科技顾问,为双低菜籽油的研制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尝到了技术带来的甜头,奥星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毫不吝惜。除了请专家教授指导,他们还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共建技术研发基地。现在,奥星公司已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粮油加工专业分中心,年油料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去年产值突破20亿元,实现利税6000万元。

  单个的优质企业固然重要,要形成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园区更能体现聚集效应、精简流通环节,因而也是襄樊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平台。

  宜城襄大农牧有限公司是宜城市最大的农牧公司、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从事猪、鸡、鱼饲料加工与销售。记者在宜城经济开发区看到,由该公司2009年底投资、占地300亩的襄大畜禽加工产业园正在建设中。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项工程投入3.5亿元,所有项目将于明年年底前建成。

  与襄大产业园类似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在襄樊已建有13个,入驻企业480家,园区产值达到238.6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入驻企业57家,产值124.6亿元,预计全年园区产值可达到390亿元。

  通过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度,拉长农副产品加工链,襄樊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2009年,襄樊市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产的同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460亿元,同比增长58.7%。

以高端特色产业为支撑

  去过谷城县石花镇的人,都会惊叹于当地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相关产业链条的完备。

  谷城县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起初只是一家几十人的县办小厂,如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车用蓄电池生产企业,拥有30多万平方米厂房、4000多名员工、近15亿元资产,2009年实现产值23.5亿元。

  与骆驼公司一墙之隔的就是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当地一家主要从事收集处置废铅酸蓄电池、含铝废料及铅合金、铝合金生产的企业。公司技术部经理周锋告诉记者,公司就是靠收集骆驼电池的废料起家,现在已被认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建有4个工厂,形成了处理废铅酸蓄电池10万吨、铅及铅合金18万吨、铝合金10万吨的生产能力。

  “蓄电池产业就是我们石花镇的招牌。”石花镇党委书记韩晓林介绍说。目前,石花镇以骆驼公司为核心,已形成蓄电池生产、回收、再利用的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特色产业与高端产业并不矛盾。”谷城县委书记李传寨说,“大多数小城镇在高科技自主创新方面没有优势,不能在这方面提过高要求,但小城镇在依托本地资源和文化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我们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高端产业,不断吸引周边相关配套产业的集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

  在高端特色产业的带动下,谷城这个农业小县城,也培养出多个我国乃至亚洲之最:三环车桥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汽车前轴生产企业;骆驼蓄电池公司是我国最大的车用蓄电池生产企业;金洋公司是我国再生铅领域的领军企业;三环锻造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转向节生产企业。

  现在,襄樊市县域板块根据自身特色,各自发展起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涉及的汽车配件、机电节能与控制、节能与环保等产业领域,也都是市场前景看好的产业。其中,襄阳农产品加工、谷城汽车零部件、枣阳汽车摩擦材料等产业还成为湖北省重点培育的成长型产业集群。

  以高端特色产业为突破口,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超常规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襄樊实施跨越战略的重要举措。今年上半年,襄樊市7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2.08亿元,同比增长34.7%,高于全市平均增幅4.9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01亿元,同比增长34.2%,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6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发展,为襄樊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以城市化理念建设城镇

  从襄樊市区往东南驱车8公里,就到了襄城区尹集乡。襄荆高速公路、305省道及正在改建的207国道在尹集交会,交通便利。凭借这一优势,尹集乡将自己定位为襄樊市区周边的物流园,规划了3平方公里的物流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先后有15个工业项目入驻尹集物流工业园,其中过千万元的项目有6家。这里也将成为襄樊市未来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点。

  尹集乡的做法,契合着襄樊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我们要把县域城关镇、中心城镇建设成为吸纳聚集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势平台。”唐良智说,“从县域来看,尽管我们的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小城镇还不具备现代化城市的功能,工业化的承载力还比较弱,但绝不意味着县域城镇只能局限于目前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从城市化的趋势来看,县域城镇特别是城关镇、中心城镇,将成为未来发展中小城市的重点区域。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用建设城市的理念去建设小城镇,在城镇规划、产业布局、管理机制上都要有创新。”

  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襄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整镇推进的要求,围绕把包括石花、尹集在内的9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建成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乡镇,进行了整体谋划和部署。

  襄城区尹集乡邀请南京东南大学和北京绿十字协会专家,以城镇化、生态化为取向,作出了尹集的新规划,探索出一条城市郊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可行之路。樊城区太平店镇也积极探索了项目建设带动型、休闲旅游开发型、工业经济推动型、自然环境生态型等几种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

  2009年,9个试点乡镇主导产业产值达105亿元。而这9个试点乡镇人口、面积均占全市的十分之一以上。

  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高端特色产业、大力建设小城镇,让襄樊市的县域经济摆脱了低速徘徊的局面,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2009年,有5个县(市)区实现综合经济指标排位向前进位,其中襄阳区成功进入前20位;宜城市的位次一年前进14位,成为全省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