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县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县域看特色
湖北长阳:高山蔬菜俏销八方
本报记者 冯举高 通讯员 杜 强

  湖北长阳高山蔬菜“不愁嫁”!

  2008年直供北京奥运会餐桌,今年直供上海世博会餐桌,县委书记马尚云道出“秘诀”————品质才是市场最好的代言人,湖北省长阳县在转型中不断焕发出活力。 

  蔬菜未变成商品前,长阳高山农民“三餐都吃洋芋果,天天穿个补巴坨”。1986年,宜昌市蔬菜办在长阳火烧坪、乐园等地,采取“定面积、定品种、定产量、定时间、定保护价”的办法,发动农民规模种植球白菜和西红柿800多亩,开始蔬菜种植。

  高山气温低、虫害少,种菜周期短且风险小,一时间县内外的种菜大军云集长阳的火烧坪、乐园等地开荒“淘金”。1995年,全县高山蔬菜突破2万多亩。

  萝卜、大白菜和球白菜“老三样”,很难和多变的市场对接。长阳县在高山地区率先建立蔬菜新品种实验基地,引进美国西芹、韩国白玉春萝卜、意大利生菜和荷兰豆等30多个市场占有率高的新品种加以推广。同时对菜区25°以上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药,对25°以下的坡耕地采取生物梗治理,筑起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

  1998年,国营土地岭林场建成全县第一座蔬菜冷库。长阳高山蔬菜开始卖到千里之外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到2009年底,全县已建冷库63座,可加工储存全县80%的蔬菜。县里引导菜农两季轮作种植,大力总结推广烟叶套种蕃茄、辣椒,玉米套种甘蓝、大白菜、萝卜等10多种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同时鼓励菜农采取同一品种错季播种,拉长上市期,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

  为加速“质量转型”,全县及时制定了高山蔬菜生态种植的10项省级地方标准,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禁止在菜区经营、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同时,高标准建立了5000亩生态蔬菜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逐年普及“一片梗、一条路、一条沟、一盏灯、一口池、一张板、一个认证、一本档案、一份订单、一个合作社”的生态模式到农户。

  严把“农药使用关、收购检测关、分级包装关、上市标识关、净菜上市关”。全县率先组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在蔬菜产区设立33个质量监测点。高山菜农以户为单位建立《蔬菜生产档案》,详细记载种子购买、农药施用和蔬菜销售等信息。各蔬菜加工和营销企业均建立了“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能追踪、储运信息能查询”的“质量安全台账”。 

  “三分种,七分卖”。全县建立高山蔬菜销售服务中心,2009年,长阳火烧坪蔬菜产量增产10%,并不愁销,当地菜农在蔬菜文化节上,现场从客商手里拿到2亿元的订单。

  如今,武汉家乐福等连锁巨头相继在长阳县建立了蔬菜直采供应基地。全县组建了12家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其中规模最大的“长阳火烧坪高山蔬菜批发大市场”,共吸纳冷库业主22家、专业户2500余个。

  2009年,长阳县被纳入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成为全国“菜篮子”之一。截至2009年底,全县高山蔬菜基地面积20万亩,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60万吨,产值6亿多元。其种植规模和产量已占到全国10%、全省30%的份额。

  2008年,全县高山蔬菜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其中火烧坪乡突破6000元。全县蔬菜产区的宾馆已达300多家,其他服务业1000多家,年安置2万多人就业,收入8000万元以上。目前,长阳县正在积极申报“火烧坪”高山蔬菜的国家地理标志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