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县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山东东营“下派帮扶”为县域“强筋壮骨”

  一大早,山东省东营市地税局的驻村干部就带着畜牧局专家来到利津县盐窝镇后刑村畜牧养殖小区,为150多名养殖户传授夏季牛羊疾病防治技术。

  有了身边带领致富的“主心骨”,村民们的笑容底气十足。“是地税局驻村工作组为我们建设了300多亩的现代化标准养殖园区,还成立了养殖协会,帮我们联系销路。如今,俺们也和城里人一样,开上小轿车呐……”村党支部书记刘长胜说。

  后刑村“赶着牛羊奔小康”喜人景象,是下派帮扶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2009年初,东营市根据农村工作实际,启动了“市直机关第十五批下派帮扶”工程,将176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组成工作组,派驻到利津县68个发展相对落后村开展帮扶工作,“前方(工作组)出题目,后方(派出单位)做文章”,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倾斜,推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随着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效生态的发展模式促使下派帮扶工作向更深层面发展。“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我们自己应有力量是我们的心愿,使农民兄弟从中得到实惠是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做些为新农村现代农业发展‘铺路架桥’的事,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了。”利津县工作队队长吴炳礼说。

  一年多来,各工作组急群众之所急,实施了一批惠及帮扶乡镇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达到了点上巩固提高、面上突出重点、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

  在选派机关干部驻村工作中,当地探索并建立起了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实行“绩效跟踪卡”、“群众评议卡”等管理模式,组织部门还与各帮扶单位、驻县区工作队,各帮扶单位与下派干部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要求群众不富不撤离,班子不强不撤离,农民素质不高不撤离,从制度上确保“不仅解决好选派,关键解决好干事”这一注重实效的初衷,使下派帮扶工作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文/本报记者 顾 阳 

       通讯员 锡洪波 卢守清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