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落下了帷幕,除了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外,很多球迷还选择了亲临南非看球,在观赛之余自然也少不了去周边转转,领略下这个非洲南端“彩虹之国”的独特魅力。
一项调查显示,有不少于20万人次的游客因世界杯而前往南非,而南非旅游部的预测更为乐观,将迎来30万名外国游客。据南非世界杯申办委员会估算,今夏及随后两年内,本届世界杯将给南非旅游业带来31亿美元的收益。
“世界杯的长期旅游效应更值得关注。”携程旅行网旅游业务总监唐一波说,从历史来看,承办世界杯足球锦标赛、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活动,都将持续推动境内外旅游观光热潮,对举办国和所在地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甚至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转折点。
统计显示,因2006年世界杯比赛前往德国的游客数量超过200万人,当年旅游业收入增长7%,世界杯后德国入境旅游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旅游业增长率接近10%。
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后,旅游业也实现了跨越增长,2009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67亿人次,同比增长14.5%,鸟巢、水立方等设施成为北京最富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据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预测,后奥运会时期的中国旅游业受益至少持续10年。
“体育和旅游的有机结合,不仅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也为旅游行业的提升注入了新鲜元素和新的活力。”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说。
体育与旅游相伴
产业融合创造新市场
体育旅游其实由来已久。1857年,英国成立登山俱乐部并向登山爱好者和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体育旅游初现雏形。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这种新型的休闲健身方式也得到了不断拓展。
我国的体育旅游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1986年,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挂牌成立,统筹兼顾全国体育旅游管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迅速,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了多种体育旅游产品。2001年国家旅游局专门策划实施了“中国体育健身游”主题年活动,推出了包括内蒙古那达慕大会、郑州少林武术、黑龙江冰雪旅游、大同国际滑翔节、泰山华山登山游等11大类80个专项的体育旅游产品和路线,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同时也更加深入了解了体育文化,欣赏了体育艺术。
在不久前召开的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曾给“体育旅游”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体育旅游,就是参与体育活动的旅游,或者是观看体育比赛的旅游,或者是寻访体育文化景点旅游。“它是一个交叉产业,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体育旅游是以体育作为内涵、以旅游作为载体,体育提供资源、旅游带来市场。”
根据旅游内容的不同,现阶段体育旅游大致可以分为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和寻访体育文化景点这三大类。
参与体育活动类的体育旅游,主要包括滑雪、攀岩、登山、漂流和探险等活动,让游客体验到运动舒畅感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求新、求奇、求异的心理需求。
观看体育比赛类的体育旅游侧重满足游客强烈的现场感,通过置身于体育赛事之中,领略体育魅力。这种类型的体育旅游活动常依托于高规格、国际性赛事的举办,如奥运会、世界杯等。
寻访体育文化景点类的体育旅游则常常结合观光旅游,是一种以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休闲活动。游客通过参观体育场馆、体验竞技设施等,加深了对体育运动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
体育旅游特有的专业性、刺激性与广泛性等特点,使得旅游者不只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方式,更倾向于参与到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感受竞技乐趣的体育旅游项目中去。也正因为此,体育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消费领域不断拓展,正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近年来,体育旅游在我国已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基础,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的拉动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滑雪为例,据中国滑雪协会初步统计,我国已建成的滑雪场近200家,分布在全国17个省区和直辖市,滑雪人数也呈倍数及跳跃式增长的趋势。1995年,中国滑雪人数仅为1万余人次,2009年这个数字已突破千万人次,仅河北崇礼县四家滑雪场2009年雪季接待游客人数就达到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
不过,与国外成熟体育旅游市场相比,我国的体育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样是滑雪产业,总人口只有700多万的“冰雪王国”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创汇70多亿美元。
体育设备是否齐全,安全保障是否到位,住宿条件是否满足需求,交通是否便利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程度。但除了硬件设施这一必不可少的条件外,体育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服务质量低、市场多元化开发欠缺、相关产业潜能发挥不够等现状,成为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游客提供
丰富多彩的项目选择
“北人善马、南人善舟”。我国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和体育活动,但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及认识上的差距,现有体育旅游产品几乎都是一些体育活动的原形,产业开发大多停留在表层,这样的旅游产品很难让游客获得深入的体验。
“研究和开展体育旅游,是旅游产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市场的新需求。”旅游学者魏小安表示,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开发在彰显特色的同时,需要突出“差异”和“创意”。
“事实上,我国可供旅游开发的体育资源取之不尽!”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凌平教授指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要善于挖掘、整合好现有资源,加强协作、细分市场、突出特色,推动这个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专家指出,发展体育旅游要统一规划、协调开发、坚持创新。体育、旅游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协作与合作,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的同时,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创造性地开发新的体育旅游产品和线路;同时要坚持打好“差异”牌、走好“特色”路,结合各地民俗风情、地理状况、人文因素,因地制宜地实施精品战略,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大餐。
“创新的关键就是通过细分市场,开发出游人喜闻乐见、参与性高的体育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例如,组织游客参与体育竞赛、分组对抗、设立奖品等形式,以吸引游客的兴趣点和参与热情,同时也与普通观光游有了区别。”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鲍明晓说。
此外,体育旅游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体育旅游的从业人员要求同时兼备两大产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除在体育专业设置休闲方向或在旅游专业强化体育知识教育外,一些国内院校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新增诸如游艇邮轮运营、体育旅游与运动康复等特色专业,为未来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不久前,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上,组委会结合体育大会比赛项目,推出了7条体育大会体验观摩游线路,成为本届大会的一大亮点。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四体会体育旅游的实践,促进体育为城市发展服务,体现了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综合功能。”随着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临近,以及2010年中国(海南)国际体育旅游休闲博览会的召开,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将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
专家指出,在我国旅游业整体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将继续保持年均30%至40%的增长态势,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