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世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到参观者普遍关注。从总装机容量4.7兆瓦左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普遍采用节能环保的LED光源的景观照明,到随处可见的节能、节水、雨水回收利用等技术装置与设计,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都贯彻了低碳理念。各国、各地、各组织的场馆及展示内容,也大多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为主题。
作为一场开启未来城市大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的盛会,上海世博会不仅向人们展示了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应用的巨大魅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极大关注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一五”前4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未来几十年,世界能源资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将大幅上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地球有限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尤为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气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我们要系统认知环境演变规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相关技术、方法、手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做好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污染环境修复工作,有效遏制我国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努力实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源头治理,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