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梯”文化为战鹰护航
———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师特色文化建设素描
本报记者 李争平 通讯员 伍 轶 郭洪波
官兵们在空军英雄杜凤瑞塑像前上传统教育课。       贲道春摄

  说起航空兵,驾战鹰翱翔蓝天的飞行员是人们敬慕的空中骄子。而“用双手托举战鹰升空”的机务保障人员,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战鹰起飞前搬离舷梯的背影。

  近年来,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师以“争做光荣的机务兵”为主题,以“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安全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为主线,着力培育为战斗力成长甘当配角、默默奉献的“天梯”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梯”文化。

(一)

  师政委雷同东告诉记者,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铸魂功能,促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推动部队转型建设和战斗力生成又好又快发展,是师党委构建“天梯”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几年前,这个师改装三代战机,面对机务保障理念、管理模式、维修手段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师党委牢固树立“文化就是战斗力”的观念,用“天梯”文化铸牢官兵精神支柱,让文化软实力在推进部队顺利完成装备改装换型中发挥作用。

  走进某团营区,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机务小区内,一个类似战机舷梯的“天梯”雕塑耸立在广场正中;机棚内,机务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维护保障工作,工具箱上贴着“众人把关稳如山”的标示牌;机务指挥中心外墙上“细节决定成败,质量决定安全”的大字标语格外醒目。机务大队大队长王信强深有感触地说,“‘天梯’文化增强了机务官兵精武强能、爱岗敬业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

  师长吴俊宝介绍说,师党委把“天梯”文化建设当做一项“铸魂工程”来抓,文化建设同军事训练一起部署,文化经费同部队建设投资一起预算,文化设施同部队整体规划一起建设,初步形成了环境文化、传媒文化、活动文化、团队文化、制度文化“五位一体”的文化体系。

(二)

  5月初,今年“十佳机务官兵”颁奖会举行。为当选“十佳”颁奖的不是师团领导,而是前几届“十佳”获得者。

  为了最大限度激发机务官兵争先创优的热情,该师积极组织开展“学好机务英模”、“喊好机务口号”、“唱好机务之歌”、“树好机务典型”、“播好机务之声”、“建好机务网络”、“演好机务生活”、“编好机务刊物”、“拍好机务影片”等“机务十好”文化活动。他们把机务先进典型事迹传遍全师每一个角落。机务官兵自觉叫响了“外场安全从内场抓起,飞行安全从小事抓起,地面安全从小节抓起”的口号,自发开展“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挑战应战活动。新机改装以来,出动率和完好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走进某团机务大队,“素质决定品位,敬业成就事业”、“胜在作风过硬、赢在业务精通”、“随时能动能打、随时检验合格”等励志话语随处可见。

  有一次,部队外出驻训期间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赶在台风到来之前紧急归建。当日,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机务官兵们争先恐后地冲进雨幕,高质量地完成了飞行前准备。所有飞机一次启动成功,一次升空成功,一次集合成功,安全返回本场。 

 (三)

 

  空军英雄杜凤瑞,是全师官兵的骄傲。空军机务模范夏北浩,是全师官兵的光荣。“弘扬杜凤瑞精神,争做夏北浩传人”,是全师机务官兵的共同承诺。  师政委雷同东说,我们就是要坚持铸牢热爱机务、献身机务的“天梯”文化根基,坚持打造忠诚使命、保障打赢的“天梯”文化核心,把励志奋进、成长成才作为“天梯”文化追求的目标,以文化软实力有效推动机务维修保障战斗力不断提升。

  在“天梯”文化的熏陶下,“热爱机务、献身机务”融入官兵的心灵。老机械师刘明星腰椎间盘突出,组织上准备给他调换岗位。谁知,老刘并不“领情”,他说:“我干了十几年机务,好不容易盼来了新机,哪怕倒,我也要倒在新机下!”他把对维护新机的光荣感,倾注到拧好每一颗螺钉、擦好每一块蒙皮的平凡工作中,维护的飞机次次被评为“样板机”。

  “天梯”文化成为全面提升官兵能力素质的载体,在广泛开展的“立足岗位强素质,瞄准打赢当先锋”学习成才活动中,机务官兵们自发组织“专业技术深化组”、“机务夜校”,先后对20多个岗位责任制进行了修订,建立了配套管理、技术标准、考核考评等制度,官兵能力素质明显提高。3人荣获“全军专业技术人才奖”,8人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涌现出1名空军级专家和25名空军技术保留骨干,1人被评为“空军最佳航空机务工作者”,15人因安全保障荣立二等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