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0年7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 珠海篇(中)
产业重构向高端
本报记者 陆 敏 汪 朗 李茹萍

  走出珠海机场,穿过一条马路,便来到了珠海航空产业园的办公楼。办公楼西南方向不远处,一大片厂房拔地而起,“那是中航通用飞机公司的厂房,今后将组装公务机及水陆两栖飞机,生产的首架飞机将在今年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正式亮相。”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明告诉记者。已经举办了七届的珠海航展,将第一次迎来本地生产的飞机。

  2008年11月正式开园的珠海航空产业园,规划总面积达到97.16平方公里,由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负责整体开发。随着各项建设的逐步展开,一批项目已陆续进入园区,如由世界500强企业德国MTU航空发动机公司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摩天宇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中航集团南方总部、北航微小发动机产学研孵化基地等。其中,仅中航通用飞机公司的计划投资总额便达到236亿元。这家由广东省、珠海市和中航集团共同组建的公司,今后将在园区内建设运营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飞机总装试飞基地等一系列项目,使珠海成为广东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和国内一流的通用飞机(公务机)制造基地。今后5年到10年,园区将形成600亿元的产值。国际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所在地区带来的效益是: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由此不难看出,航空产业即将成为推动珠海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积极推动产业“上天”的同时,珠海市还在大力做好“入海”文章。在高栏港经济区,记者看到,几十台挖掘机和重型卡车正在忙碌不停,将一车车山石填入海中,昔日狭长的海滩正在变成面积达62万平方米的平坦地块。 

这里将成为中海油在南海开采出的天然气的登陆地点,首期工程一年可接收天然气80亿—120亿立方米,产值约200亿元。在填海工地附近,一座座巨大的油罐排列整齐,新的码头泊位也在紧张施工中。

  记者得知,在珠江西岸,惟有高栏港具备建设深水港的自然条件,可以建设30万吨级的石化大码头。过去,由于对外交通不畅,这一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如今,随着广珠铁路和高栏港高速将于2011年底通车,港口的集疏运条件将会明显改善,高栏港也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此,珠海市利用这一优势,加快了港口建设步伐,同时积极引进大项目,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发电等临港产业,力争使高栏港经济区成为推动珠海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引擎。去年,高栏港经济区在广东省省级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一,今年第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33.3亿元,同比增长18%。根据规划,到2013年,港口吞吐量将达到1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0万至500万标箱,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未来5年,高栏港经济区将建成珠江口西岸集疏运体系完善的现代集装箱、干散货和化工、油气港,成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华南区域性物流中心、广东高端精细化工基地和主要的能源基地。

  无论产业“上天”还是“入海”,从中都可看出珠海市委、市政府指导经济工作的新思路,这就是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错位发展。记者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珠海的现有经济结构存在两大弱点。一是外向依存度过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曾达到323%,去年由于外贸下滑,这一数字降至243%,但在广东地级市中仍旧排在第一。二是传统的六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进入稳定生产期或生产饱和期,缺乏快速增长的空间。因此,只有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使珠海经济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将航空和港口两个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正是珠海市领导经过周密调研做出的战略抉择。

  以航空产业为例,目前在广东省还是空白,珠海地处开放前沿地带,可以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又有机场可供生产企业交付产品,连续举办多年的珠海航展,使珠海与行业相关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综合各种条件看,发展以通用飞机为核心的航空产业,既可以为珠海的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又可以避免与周边城市因产业结构相同造成恶性竞争。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总经理李国明介绍说,通用飞机是指除军用飞机和大型民用飞机之外的其他飞机,可以广泛用于工业、农业、警务、救援等各种领域。目前美国通用飞机的拥有量高达24万架,而中国仅有900架。从这一对比便可以看出中国通用飞机市场的发展潜力。

  珠海的错位发展理念,不仅体现产业选择上,还体现在产业区域布局等诸多方面。除了“上天入海”,珠海还有一句口号就是“东软西硬”,其具体内容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服务产业;经济基础较弱但发展空间大的西部地区,则侧重发展加工和制造业,“上天入海”等大项目,大都集中在这一地区。这样布局,既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又可以使不同区域集中培育几个特色产业,增强竞争优势。

  在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的同时,珠海还十分重视扶持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在珠海高新区,掌媒数字新媒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柴满向记者展示了新推出的手机上网软件,它能使手机用户更快捷地上网阅读百余种报刊杂志。由于紧跟市场潮流,这家公司成立不到半年便开始盈利,“200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超过3000万元,预计今年能够翻一番,到2011年将超过1.5亿元。”柴满兴奋地说。

  与掌媒公司同在一栋办公楼的珠海全胜科技有限公司,核心产品则是影像处理芯片,它能够用于不同制式的高清影像设备,还可以使图像处理系统的成本降低一半左右。全胜科技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薛魏告诉记者,公司百余名员工只做研发和市场推广,“珠三角的数码影像产品大约占全球市场的七成,而且配套能力很强,我们的研发成果只要企业下订单,马上就能找人生产。这种完善的产业链,对研发型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在珠海高新区,像掌媒、全胜这样用地少用工少,有研发有品牌,高技术高效益的企业,被称为“两少两有两高”企业,是重点扶持的对象。为此,高新区专门设立1亿元中小企业债权融资资金,引导高科技中小企业做大做强。2009年,珠海高新区主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50.4亿元,同比增长0.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27.9%。“财政收入增幅远高于经济总量增长的现象,说明高科技企业的素质和效益在明显提高。”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党委书记郭毅这样分析。

  在珠海市,不少身居传统行业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同样走上了科学发展新路。在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陈列室中,摆放着为不同打印机配套的墨盒和硒鼓。这家成立仅10年的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通用打印耗材制造企业,产品有1500多种,全球市场占有率在20%左右。近年来,公司销售额年均增长50%以上,去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更是翻了一番。纳思达公司市场总监、总裁办主任臧晓钢告诉记者,这些年,公司坚持每年投入数千万元进行研发,已拥有330多项自主专利技术,还与大连理工大学组建了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研发中心,攻克了打印机用耗材核心技术,打破跨国公司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在纳思达公司的带动下,如今打印耗材已成为珠海市新的骨干产业。

  在珠海市五洲风采公司的办公室中,董事长陈树源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了即将开工的节能住宅的情况。新节能住宅集成了国内外各种建筑节能新成果,包括生化垃圾处理、地热源泵、房屋保温、太阳能利用、智能管家五大系统,共17项节能设施。为了设计节能住宅,公司花费了两年时间进行市场调查,并与上海能效中心等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陈树源告诉记者,珠海市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总量超过了工业和交通业,作为建筑企业要从节能减排的大局出发,主动发展低碳住宅。经测算,这种节能住宅与传统住宅相比,整体能耗可降低76%,大大超过建筑节能国家一类标准。到明年5月1日,公司兴建的41万平方米高能效住宅便可全面上市。

  如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在成为珠海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更加健康和谐的轨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