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知识产权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6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观察
积蓄技术实力的好方法
本报记者 梁晓亮

  作为国家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之一,威创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8%以上,接近三分之一员工为研发人员,总工程师卢如西有着非常清晰的研发思路,一是面向现有产品做开发,二是面向未来做预研。威创的研发平台是开放的,自主研发、购买技术、合作开发均可以,不论怎样的方式,都要和公司的核心战略及市场方向紧密相联。

  卢如西认为,研发需要规划和管理,才能取得更好的研发效率。将研发成果知识产权化是威创管理研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发人员通过把自己的创新用专利申请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不断清晰和完善自己的方法。对个人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积蓄过程,对于公司来讲,把技术研发实力用专利的形式加以确定和保护,也是一个积蓄过程。高校的研究人员往往愿意把科研成果用论文的形式表现,并不关注市场。而企业研发人员更关注研发成果与市场的关联度,专利制度与市场竞争息息相关,比如撰写专利权利要求的时候,考虑的就是市场环境。

  从公司层面去看待专利工作,也是对内对外都有好处。对外表明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及公司在国际市场知识产权方面的主导能力;对内则是为公司技术传承和积累提供保障,同时还能保障公司不会因为技术人员流动而处于被动。从去年开始,威创在申请专利时已经考虑到布局,包括国际布局,目前公司已经将核心技术申请了PCT国际专利。同时,威创还积极参与了国家、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威创这种通过专利积蓄技术实力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