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6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赤山集团:从浅蓝走向深蓝
本报记者 周 琳

  从一家小小渔业企业成长为威海市蓝色经济领头羊,威海赤山集团的成长在当地是一个传奇。短短20年里,赤山人把一个仅有2艘185马力渔船,1座200吨冷藏库,员工不足百人,固定资产仅百万元的小企业,打造成拥有海洋捕捞、水产加工、海洋旅游服务等5大优势产业群,总资产35亿元,员工7000人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

  “赤山集团发展的历程是从浅蓝色变为深蓝色的故事。”赤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春说。

  1988年,赤山集团的前身斥山渔业公司成立。王玉春在最短的时间内跑遍了整个荣成南半部所有的渔业公司。最终,朱口渔业公司被他的真诚打动,精选了20多名船长来到斥山渔业公司帮助他们发展渔业生产。随后靖海、大鱼岛等渔业公司也伸出援手。终于,第一支船队满载希望驶出港湾。几年的发展,几年的收获。斥山渔业公司很快跻身“荣成渔业十强”行列,并被树立为荣成渔业八面红旗之一。

  王玉春并没有满足,而是敏感地察觉到传统的渔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浅蓝色”经济无法站稳脚跟。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捕捞渔船比较效益逐年下降。要想加快发展捕捞业,须主动参与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远洋渔业、国际运输业。

  几年来,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造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的1600吨“荣大洋2号”远洋鱿钓船,走上发展“大洋渔业”之路。此外,将18对渔船全部改造为600马力以上冷冻船,形成大马力、装备精良的远洋捕捞格局,成功实现了远洋捕捞作业,海上捕捞附加值大幅提升。同时审时度势,将远洋运输确定为新的发展目标,陆续增加“海润”、“海宁”等货轮,为渔业发展续航。

  从小到大,从浅蓝到深蓝。现在的赤山集团有40艘600马力钢壳远洋、近洋大型捕捞船队,5艘5000吨级以上国际货轮。通过近海捕捞、远洋作业和远洋运输三大项目的科学运作,远洋渔业日益勃兴,已成为荣成市最大的渔业公司,2009年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2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