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6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争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
———访威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廷
文/本报记者 周 琳

  记者:威海市为何提出争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

  王培廷: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委、省政府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威海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300万亩浅海滩涂,30多个岬湾,3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我们有条件也有决心在打造蓝色经济区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蓝色经济区战略提出后,我们制定了蓝色经济区建设实施意见、总体规划和16个专项规划,确定威海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定位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重点城市,海产品生产加工、船舶修造、新能源和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的领军城市,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东北亚海上客运中心,滨海生态人居示范区。加快构建海洋特色鲜明、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良、生态环境良好、带动能力较强的蓝色经济体系,实现由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转变,努力把威海建设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记者:推进各重点产业发展,威海市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王培廷:我们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方向,把蓝色资源作为最稀有、最珍贵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深度开发,在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上狠下功夫。

  一是提升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渔业、船舶修造、港口和海上运输、滨海旅游业是我市的传统海洋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今后重点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渔业积极推进养殖的良种化、生态化,捕捞的规模化、国际化,加工的精深化、品牌化,努力把产量优势变成产业优势。造船业不断提高整船研发制造能力和船舶配套水平,力争到2012年,整船生产能力达到400万载重吨,修船能力达到700艘次,具备自主设计制造10万吨级散装船的能力。港口物流业加快发展集装箱码头、液体码头和客运码头,积极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大力发展海运业特别是客运业,努力把威海建设成为东北亚海上客运中心。滨海旅游业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步伐,下大力气改善旅游软硬环境,努力把威海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

  二是突破发展战略产业。发挥沿海岸线资源优势,努力在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上实现突破。我市的风能、太阳能、核能和抽水蓄能等新能源产业已经开始起步。目前已有4个风力电场并网发电,正在建设的9个项目核准装机容量40.8万千瓦,到“十二五”末并网发电可达80万千瓦时;我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级再生能源节能示范城市,争取今后所有新建公共设施全部采用太阳能,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万千瓦;总装机容量700万千瓦的石岛湾核电站、1台20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机组开工前的各项工作都已就绪;与石岛湾核电站配套,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文登抽水蓄能电站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此外,我们正在与中石油合作,规划建设镆铘岛大型石化基地项目,构筑我市战略产业的新优势。

  三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2008年就提出“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的思路,并连续3年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为蓝色经济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记者:沿海各地发展特色经济的教训并不鲜见,威海在发展蓝色经济过程中,如何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王培廷:我们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蓝色经济发展新路子。把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贯穿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始终,做到科学规划、有序开发。一是坚持集约用海用地。把海域陆域作为一个整体,对海陆产业统一规划、资源统一配置、基础设施统一构建,规划建设了一批优势产业基地或园区,促进产业项目向园区、基地聚集,形成海陆统筹、以海带陆的发展格局。二是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等制度,坚决不上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碧海、蓝天、青山、净土“四大行动”,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争取每年植树2000万棵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两个百分点,让威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