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品牌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培育区域自主品牌集群 沈阳篇
“两化”融合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孙潜彤
  图为新松机器人公司于4月26日举办的创新成果展一角。      本报记者      孙潜彤摄
  沈阳国际软件园已成为培育软件自主品牌的沃土。      本报记者 孙潜彤摄

  一向给人“重厚粗大”感觉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正努力实现“轻巧”转身。从重化工业占尽优势到战略新兴产业“软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辽宁软件出口额首次跃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的31.2%,其中沈阳市的贡献率最为突出,其软件业务出口创汇4.3亿美元,同比增长66.8%。  

  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城市,沈阳市依托全球一流水平和规模的国际软件园平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品牌集群促产业发展,涌现出东软集团、昂立信息、新松机器人等一大批软件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软件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50%,蝉联东北地区软件产业发展最快城市。

创新推动品牌成长

  “打不倒你才会同你谈合作”,谈到现在那么多跨国巨头主动向“新松”伸来橄榄枝,曲道奎感慨万分。

  沈阳是中国机器人自主品牌的摇篮。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第一台机器人通用控制器、国产机器人第一次批量出口等,有关机器人的许多第一,都诞生在沈阳。

  “沈阳机器人技术源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产业化则始于我们。”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不无自豪地说,今天的“新松”,不仅被国家有关部委认定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而且先后入选“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及《福布斯》发布的“中国潜力100榜”。

  10年前,“新松”品牌奋起于进口机器人全面垄断市场的艰难时刻。曲道奎说,“当时的机器人市场没有自主品牌,即使买方愿意天价进口,后期维护却费时费钱;或者干脆是限制级的,买也买不来。”

  但是,“新松”最终凭借自己的核心技术,闯过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压价封杀。“打不倒你才会同你谈合作”,谈到现在那么多跨国巨头主动向“新松”伸来橄榄枝,曲道奎感慨万分。

  自主创新不易,取得市场认可的自主品牌更难。“是要给客户写保证书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还清晰记得推销第一台国产CT机的情景。

  对于东软来说,2001年是一道分水岭。那一年,东软硬着头皮将使用了10年的合资品牌“东大阿尔派”更换为自主品牌“东软”。今天,东软已由最开始承接简单的程序设计逐渐进入了高端的领域,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在近两年软件企业出口和软件外包两个排行榜中,连续拔得头筹,成为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的典范。

  软件领域,为什么自主品牌尤其重要?专家告诉记者,关键在于信息安全。“你收发短信、刷卡缴费、股票交易、医保看病、高速收费等,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这些事情,后台运行都可能包含东软的软件服务。”刘积仁对记者说,“软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与神经,神经中枢的自主性决定社会躯干的自主性,这就是东软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培育自主品牌,中国基础行业信息化建设为什么大多由中国本土企业做的原因。”

  据介绍,目前全国有2亿人使用东软的社保系统,1.2亿人使用东软的电信计费系统,3000多家大中型医院运行着东软数字医疗系统。与此同时,无论是井下救援、海底铺缆,还是南极科考、居家服务,到处都有“新松”机器人的身影。

融合搭建企业联盟

  和国内其他城市不同,沈阳软件产业特色在于工业软件,同装备制造业齐头并进的嵌入式软件更是率先崛起。

  “提到机器人,许多人认为我们是机器制造企业,其实我们是软件企业,公司70%的人力是科研人员,主要倾力于嵌入式软件研发,而机器制造的部分基本委托给外部配套企业。中央领导视察后给我们企业一个评价————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典范。”采访中,曲道奎还匡正了外界的一个模糊认识。

  和国内其他城市不同,沈阳软件产业特色在于工业软件,同装备制造业齐头并进的嵌入式软件更是率先崛起。

  “所谓嵌入式软件,指的是固化在硬件系统中的软件,具有知识密集、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等优势。”沈阳市副市长王英举例说,比如数控机床,高端产品的利润正越来越多地由嵌入式软件贡献。

  正因如此,加快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的工业“嵌入式软件”,已成为沈阳传统工业装备升级,提升软件企业应用空间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

  4月29日,沈阳市举办了首届工业和信息服务企业对接会,沈阳机床、沈鼓集团等12家重点装备企业与东软、昂立等40家重点软件企业,就推进两化“融合”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此次对接的一个重要创举是建立了“两化融合企业联盟”。

  “两化融合企业联盟”倡议者、沈阳国际软件园负责人赵久宏认为,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与软件企业虽互有需求却不相往来,制约两化“融合”的瓶颈在于硬件制造与软件设计的疏离,行业内分工不明确,产业链不完善,信息产业与工业企业协同发展格局还未形成,这些因素制约了嵌入式软件的发展。

  据了解,设在沈阳国际软件园区的“两化融合企业联盟”则是打通瓶颈的针对性措施。赵久宏说,新成立的企业联盟将以市场化手段整合沈阳装备工业与软件产业的软硬件资源,通过建设沈阳工业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定期发布行业信息,对接需求,开展各种对外交流合作活动,促进装备制造业与软件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软件“嵌入”工业不仅体现在产品上,更贯穿在研发设计、集成管理、物流网络等各个环节。沈阳机床自主研发出“飞阳”牌数控系统,使国产数控机床开始跳动“中国芯”;沈阳鼓风机集团打造数字化工厂,乙烯压缩机组核心技术打破国际垄断;“东软”牌尖端医疗设备一次次代表中国走向国际市场……打破藩篱天地宽,原本停留在“软硬通吃”、自给自足状态下的沈阳软件企业,与工业控制、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医疗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金融系统、网络通信等行业的融合日益加深,在全面优化装备制造产业结构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建立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创新体系,软件品牌拥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集群显现产业优势

  为推动软件企业集群化发展,沈阳市相继出台一系列“硬”措施,让资源在沈阳软件园区得到有效集聚。

  国家机器人工程中心、国家自动化工程中心、国家高档数控工程中心、国家软件工程中心、国家传感元器件工程中心……记者在沈阳浑南新区看到,这里不仅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8个国家级嵌入式系统中心,而且集中了70%的沈阳软件企业。

  这种产业优势的形成,得益于沈阳市近年大力推行的大浑南软件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王英副市长告诉记者,为推动软件企业集群化发展,沈阳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比如拓展软件产业空间方面,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优先保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区建设用地需要;市土地、资金、项目等相关资源向浑南新区倾斜,土地占补平衡指标优先保障浑南软件产业发展用地指标。目前,一期已经投入使用的沈阳国际软件园,二期规划建设120万平方米软件研发基地,加上3平方公里的拓展空间,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类软件企业聚集区。5年后,这里将聚集软件企业1000家,园区总产值1000亿元,其中软件业产值500亿元。

  据介绍,沈阳国际软件园按照物理园区与虚拟园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创新研发环”由研发机构、发包机构、设计机构等上游机构组成,为其提供的配套包括调研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科研院所、专家库系统、知识产权登记机构、信息平台及众多的中游开发机构。“软件开发环”由各领域各专业的软件开发企业组成,为其提供的配套包括人才培训、检测调试、认证机构、金融中介等。“应用推广环”由策划咨询企业、传媒广告业、产品代理机构、网络运营商等组成,主要为软件企业提供品牌推广服务。

  “三环相连”,环环配套,突出的是“集群效力和效率”,着力解决软件企业分工不明、公共平台建设不足的老大难问题。“没有园区内数千万元的公共技术平台和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条,`四维'这个自主品牌是不可能在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产生的,软件企业只有合作才有力量。”推出全球首个4D立体影像软件平台技术的沈阳四维公司总经理赵瑞芬感慨地说。

  产业集聚更需人才集聚。大规模的人才培训和按需供给,单个软件企业往往难以胜任。沈阳市先后成立了东软、赛斯特、IBM、北方软件等5个万人规模的软件实训基地。软件园区成立了人才服务中心,专门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策划、国内外招聘、人事关系代理等人才服务。

  如今,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化环境和资本这3个关键要素在沈阳软件园区得到有效集聚,一批软件自主品牌走在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前沿,沈阳“智造”正在孕育一场“核聚变”。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