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20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和日处理1万吨番茄加工项目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开工建设。企业采取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方式,一期租赁土地6.5万亩,种植番茄4.8万亩,种植玉米、油葵等农作物1.7万亩;截止到2009年7月底,3条日处理2000吨的番茄加工生产线同时开工,共计完成投资4.73亿元。中粮集团的进入,不仅在石嘴山农业发展史上创造了大型企业主导、土地集约经营、农业现代管理、城乡一体发展的“中粮模式”,且促使尾闸、庙台、礼和乡镇8个行政村3600多农户实现了农业经营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近日,记者到惠农深入采访,通过与农民、乡镇干部和县委领导座谈,真实感受“中粮”进村之后的变化。
从传统到现代
庙台乡乐土岭村农民闫海渔:俺家老少三代年年在12亩自家地里种玉米、小麦,好年头1亩地能纯赚800元左右。2008年政府部门与中粮公司签约,教俺们种番茄,一下子就能卖到国际市场。俺拿出6亩地,结果还真不赖,拿到中粮公司和政府部门给的3456元流转补贴金,俺又给中粮打了10个月的工,挣了1.2万。挣了这么多真是没想到!今年俺决定把10亩地都拿出来,俺和俺老伴都到中粮公司去打工。
庙台乡乡长郭金平:在西北地区,加工企业规模不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这次与大公司合作,政府部门心里有底儿。农民关心番茄能否卖出去,租赁出去的土地能否还回来。作为乡镇这级干部最紧要的工作就是把政策落实下去,为农民流转的土地做好保险,即每亩保价1000元,国家补贴40%,市政府和惠农区出30%,中粮出30%。
惠农区农牧局局长姚立新:中粮集团是目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番茄加工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企业入驻惠农区后,把基地作为第一车间,从种植到加工实行无缝对接;把科技作为第一要素,从选种到耕作运用现代技术;把质量作为第一追求,从田间到餐桌按照国际标准监控;把市场作为第一取向,从生产到销售面向国际市场,彻底打破了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格局,从根本上改变了石嘴山市长期以来农业规模小、经营散、实力弱的落后局面,走出了一条企业化运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从粗放到集约
尾闸镇和平村农民郭天富:跟着中粮集团种番茄,亩均增收几百元,加上给中粮打工、儿子外出打工,我家年增收2万多元,不过这个钱挣得不容易。进入国际市场的农产品,要求可高呢!机械化水平、施肥标准、滴灌指标等等。乡里镇里没少组织培训,听懂了,可操作起来又是另一回事,费了不少心血。
尾闸镇副镇长徐文强:我们乡六个行政村,4个行政村1600多农户种植中粮番茄。说到底,这是件两头害怕的事。农民担心中粮能否兑现收购承诺,中粮担心在这块土地上能否种出适应国际市场消费的番茄来。于是,摆在我们乡镇干部面前最大的工作一是提升“硬”装备,贷款、筹资购置拖拉机等现代机械化农机设备,二是提升“软”实力,配合中粮集团做好农民培训,教农民学会标准化育苗、转栽、施肥、除草、滴灌和采摘等十几项现代技术。中粮在我乡设立技术工作站,春播秋收季节,我们乡里干部全都上阵人手还不够呢……
惠农区农牧局副局长李宏伟:长期以来,由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土地产出率低、劳动效益低、农机具层次低等矛盾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中粮模式的建立,农村大面积土地由企业集中经营,全部采用国际新品种、新技术,从田间到车间全部聘用当地农民工,从耕种到加工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使现代农业新技术得到大面积集中推广,平均每亩番茄销售收入达到1200美元,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大幅提高;有力提升了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
从务农到务工
礼和乡星火村农民周金国:土地都拿出种中粮番茄,腾出了人手,今年我儿子他们两口子到银川租了个房子,他开出租车,儿媳卖服装。我侄子今年还打算去做买卖。照这样发展下去,俺们农民在城里买车、买房不再是梦想。
礼和乡副乡长曹建宏:2008年春天中粮集团最早在我们星火村搞了18亩实验田,最早接触中粮的是我们,最早受益的也是我们。前两年,市里区上要求扩大发展劳务输出,可是磨破嘴,8%左右的农户在石嘴山、大武口一带打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两年光景过去,68%的农户种植中粮番茄,理解了中粮的企业理念。如今,乡里村外,闲人少了,忙人多了。全乡46%的农民走出了土地,走进了城镇,走进了企业,有的开始自主创业;从单纯等收成,变为会挣工资,会做买卖。
惠农区区委书记张伟: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统筹城乡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中粮集团租赁农村土地后,每亩土地租金550元,比农民正常年份每亩土地番茄经营收入高150元左右,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实现增收483元;在整个生产季节,企业聘用田管员和田管经理927人,月工资1200—1800元,年收入最高达20000元。前不久,我们对100个“番茄”农户进行调查,2009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67人,务工人数增长了15.5%;全年人均外出务工收入2020元,比上年增加308.2元,增长18%。也就是说,大批青壮年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走出土地,出外务工,收入方式实现了由单一务农收入向收入多元化转变。
文/本报记者 许 凌
上图:在番茄种植基地,农民正在机械化整理土地。
下图:在番茄生产季节,企业聘用村民作为田管员管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