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感言
我们的科研和技术准备都是在高速运行,慢了就要拉大与国外的距离。我们的目标是在不远的将来,将“四电”都做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水平。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英
说起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是,如果说东汽的汽轮机产量是世界第一,已经用在了全国30%以上的发电装备中,很多人可能就要竖起大拇指了————因为几十年前,这个领域几乎是国外产品的天下。
东汽为何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要知道,这可是一家上世纪60年代才在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成立的“三线企业”。初创之时,条件极其艰苦,在此后发展中,又几经波折。记者在东汽深入采访后发现,其中的奥秘在于创新,东汽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
白手起家开始的自主创新
从白手起家研制成功30万千瓦汽轮机组,到自主研发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东汽人的成功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在东汽厂区,有一根特殊的转子。这是20多年前东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30万千瓦汽轮机的转子。说起这个转子,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这得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当时,东汽厂厂长叫丁一。那时,我国汽轮机行业仅能制造20万千瓦汽轮机组。东汽人下了个大决心:自筹资金研制30万千瓦汽轮机。
这谈何容易!就说30万千瓦汽轮机上使用的1米长叶片吧,设计涵盖多个学科,需计算的线性坐标点数据就有数千个。不知吃了多少苦头,1980年,东汽人终于研制出了30万千瓦汽轮机的大部分关键部件。
可就在这时,有关部门决定从国外引进全套的30万千瓦汽轮机组技术。
消息传到东汽,犹如晴天霹雳。
在全厂的干部会议上,丁一眼含热泪地表态:“我是一个党员。为了国家的电力事业,为了工厂的长足发展,为了工厂几千名职工,我宁愿不当厂长,也一定要把30万千瓦机组搞出来!”
1984年,东汽第一台30万千瓦汽轮机终于研制成功,两年后在山东黄台电厂投入运行。事实表明,完全自主研发的东汽汽轮机基本可与引进型机组媲美。
现在,东汽自主开发的30万千瓦汽轮机组已发展到第8代系列,成为了多年来东汽最畅销、经济效益最好的机型。
东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为民跟记者说起这个故事时,神情昂扬:“东汽人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我们是三线企业,地处偏僻山区,要赢得竞争优势,只有靠不断创新。”
上世纪90年代后,东汽开始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历程。1996年,东汽生产的60万千瓦汽轮机组在山东邹县电厂成功投运,并创下了多项全国第一。此后,东汽自主开发出十几种60万千瓦机型投入批量生产,并引进了国外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后投入运营。
我国北方地区普遍缺水,但火电汽轮机是个耗水大户,运行中需要用水冷却蒸气。为满足用户需求,东汽又自主开发出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
“东汽现在已经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2010年这个机组就将投入运营。到时将创出一项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东汽副总工程师、总师办主任潘家成自豪地说。
“不速之客”创出核电辉煌
仅仅靠闯劲是无法完成自主创新的艰巨任务的,核电领域的成功更是凸显了东汽人对精益求精的追求。
在核电领域,东汽只能算是一位后来者。
1994年的秋天,当时的东汽厂厂长张绳铨从东北回川,途中偶然听到有关部门正在北京就岭澳核电项目召开专家论证会,便当即改变行程赶到了会场。
“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我当时做好了被拒之门外的打算。但没想到,会议组织者让我作为惟一的汽轮机厂家作了发言。”多年后,张绳铨仍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这次闯入为东汽人赢得了一次后来者居上的机会。王为民说,“东汽目前在核电汽轮机市场的占有率居行业首位,产品国产化率达到了80%。”
核电站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稍有差错,便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因此,1996年,作为岭澳核电站一期分包商的东汽,引进主包商技术时,外国专家曾怀疑东汽会“消化不良”。
事实证明,东汽人身上有着惊人的潜力。等到岭澳二期项目建设时,东汽已与国外公司互换角色,成为了汽轮机项目的主包商;等到岭澳三期项目时,东汽成功实现了核电转子的国产化,中国核电终于有了自主生产的“中国芯”。
但东汽人选择的,是怎样一条布满荆棘的艰辛道路啊。制造技术处职能组长桂启志说,核电转子重达188吨,是个庞然大物,但加工时对精度的要求却非常之高,公差仅有0.015毫米。“这么说吧,就是精度要掌握在一根头发丝五分之一大小的尺寸之内。”
叶片是核电汽轮机上的关键部件,生产的技术含量很高。公司副总工艺师、叶片分厂技术副厂长李启山拿出了一份尺寸记录卡,上面详细地记录了每个叶片每一环节加工和检查人员的姓名。“这相当于叶片的身份证明,”他说,“火电转子的叶片可以修配,如有误差,可用加厚片或减薄片,但核电叶片没有这么一说,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保证不会出错。”
同样棘手的还有设备。核电转子体积庞大,当时,国内没有加工核电转子的机床,如果买进口的设备,价格又高得惊人。重型二分厂副厂长乐劲松说,这时候,东汽人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自己生产机床。几经折腾,东汽人愣是把这事做成了。
现在,东汽已形成年产4台百万等级核电汽轮机的制造能力,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正在向更高等级的核电汽轮机设计、制造技术发起冲击。
把创新带到草原的风机上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看似简单的总结背后,凝聚了东汽人无数心血和汗水。
“呼伦贝尔草原冬天真冷,风吹在脸上,像刀片划一样。”东汽风电事业部主任工程师高原生至今对草原的冬天心有余悸。但那个时候,最令他开心的,是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恶劣条件下,东汽生产的风机依然在正常工作。
2006年,东汽自主研制的首批低温型风机在呼伦贝尔草原投入运营,高原生作为工程师参加了设备的调试。在这两年前,东汽刚引进了1.5 兆瓦常温型风机,决定进入和汽轮机同样是旋转机械的风机制造。
由于产品原产地气候变化不大,所有的风机都是常温型机组,只能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下工作。而我国多风地区多在北方,气温最低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
“一到冬天,这些风机要是都运转不动了,怎么能行?”东汽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王建录说,“因此,引进国外机型后,我们立即着手研制低温型风机。”
这对于东汽人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王建录拿起厚厚的几大本风机设计计算书对记者说,“刚引进那会儿,我们基本没有风机计算资料,但这几年通过自主创新,我们基本掌握了风机的载荷计算及精度计算。”
风机放置于野外,环境、温差变化大,对制造材料要求很高。东汽副总锻冶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杨功显说,“我们反复做了20多次实验,按低温条件重新选择了所有需要露天工作的材料。”
现在,东汽生产的1.5兆瓦风机70%实现了自主制造。而且,根据风机安装地区的温度、台风、盐雾等特点,东汽开发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9种机型。
东汽人深知,只有掌握了最为核心的风机设计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东汽现在已掌握了风机设计技术,已经能够自主设计生产1兆瓦风机,海上风机研制工作也同时展开。”东汽总经理助理、风电事业部总经理张生平说。
这真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进入风机5年时间,东汽已经闯入国内风机制造前三名,由2005年仅能生产7台风机,上升至2008年生产800台,2009年前三季度,产量又跃升至1200台,在公司总产值中占50%。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相信饱经沧桑但斗志昂扬的东汽人,凭借着这股敢闯敢干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图为东汽新基地风电装配车间。
刘 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