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本报讯 记者单超哲、通讯员王婷报道: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开工两年多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进度等各项指标控制良好,刷新多项国内核电工程建设纪录。

  作为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示范项目,由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行的红沿河核电站,肩负着推动我国核电自主化进程的重任。在连续三个冬季的施工中,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在砂石料采购、核岛外墙保温等方面,积极采用新技术,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今年8月10日,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穹顶一次性整体吊装成功,创造了穹顶与钢衬里周长误差仅为2毫米、径向最大误差仅为5毫米的技术新纪录;8月15日,红沿河核电站4号机组核岛主体工程开工。至此,一期工程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已全面开工建设,红沿河核电站成为目前全球同一厂址在建机组最多的核电建设基地。目前,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常规岛,2号、3号机组核岛与常规岛,4号机组核岛等均提前开工,1号机组穹顶吊装等一批重要工程顺利完成,1号汽轮机厂房框架结构封顶,海水淡化等辅助工程按期推进。

  今年是红沿河核电站设备制造的关键年。众多“大连制造”、“辽宁制造”的设备运抵施工现场,这将有力地提升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水平,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目前红沿河核电站国产化设备制造质量和进度基本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据介绍,1、2号机组中设备国产化率近70%,3、4号机组中设备国产化率近80%,全部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为85%。

  目前,红沿河核电站的生产准备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核岛大修服务框架协议、重要岗位培训服务合同、首炉燃料组件供应合同已于近日签署。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发电量约为300亿千瓦时,将对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电力需求,优化辽宁和东北电网结构,促进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