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山路步行街———
百年老街的华丽新生
本报记者 徐晓然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林立的店铺,吸引了众多游人。 本报记者 徐晓然摄

  绕过平如镜面的镜湖,是一片宽阔的休闲广场,广场两侧就是中山路步行街,宽阔的路中间是树影斑驳的棕榈树,坐在长椅上休息的人们惬意地望着湖中变化万千的喷泉,若不是身旁鳞次栉比的商厦,几乎让人忘记正置身于一条商业步行街。

揽湖入街 

成就魅力商街

  时隔10年,不少市民仍然记得初次踏上中山路步行街时的兴奋感觉。家住东郊路的市民杨青参加了1999年9月29日晚步行街的开街典礼,他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天晚上步行街上人山人海,我到步行街时目瞪口呆,简直是太美了,美得超乎想象!”

  由于毗邻镜湖,步行街揽湖入街,创造了“湖街一体”的迷人景观,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融步行街、鸠兹广场、镜湖为一体的鸠兹风景区还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在城市商业步行街中还不多见。

  残疾人无障碍设计和盲人专用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步行街除对两侧建筑进行立体亮化外,还对镜湖中的书画院小岛作了泛光亮化处理,形成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照明效果,使得夜晚的步行街流光溢彩,蔚为壮观。

  从街上林立的大小商铺,可清晰地窥见步行街商业的发展势头。据悉,自1999年开街以来,先后有上海世纪联华、南京新百、安徽商之都等20余家大型商家在此开业,金鼎商厦、杰成银座大厦、温州中山大厦等8家大型企业集团及大众影都等10余家大型文化商贸企业入驻,芜湖本土品牌“傻子瓜子”也在此抢占有利位置。新老品牌交相辉映,本土、外地商家“扎堆儿”,充分发挥出商业集聚的磁石效应。

以街养街

创新管理模式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每日游客量达5万人,节假日则多达15万人。然而,管理办公室只有4名员工,这要归结于芜湖市在开街伊始就采取的创新管理模式。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起全新的商业街管理模式?当年,这个问题萦绕在中山路步行街管理办主任芮进西和他的团队心中。他们开始了创新和探索,并大胆提出,将步行街管理承包给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

  步行街管理办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立了“综合管理小部门、市场管理大运作”的创新运行模式,组建由市容、工商、城建等部门参加的广场景区管理办公室,对广场景区行使监督、考核权,日常管理通过公开招投标,承包给物业公司,以合同条款的形式,明确卫生保洁、绿化美化、设备维修程序管理的要求;对管理上达不到要求的,以违约的方式扣除违约罚金对累计两个月考核不合格的物业公司,则予以更换。

  “这是管理理念上的一个重要突破,走出了一条‘以街养街’的新路子。”芮进西说,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步行街第一轮招标时,政府每年补贴60万元管理费;而第二轮招标后,不仅不需补贴,物业公司每年还上交6万元;第三轮招标,则每年上交16万元,并承担节日摆花费8万元、维护费20万元。“市场化运作,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上的职责不清、多头管理、互相扯皮等种种弊端。”芮进西说,“作为管理部门,我们才有条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消费者的各项工作中去。”

服务三农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每条商业街都会经历一个发展、鼎盛、衰落的过程,已经开街10年的中山路步行街目前正处于鼎盛时期,如何激发它的活力,避免过早走下坡路是一个重要课题。”芮进西对步行街的发展倾注了许多心血,一直在探索如何创新和拓展市场,其中之一,是发挥示范街的辐射作用服务三农、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芜湖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商业街的服务消费对象60%来自农村。开展创建‘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首先必须以农村为重点。中山路步行街共有240多户企业,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方面采取了一些新举措。”芮进西对记者说。

  据了解,华亿商之都在农村建立了113个加盟店,对其进行改造并完善补给商品,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做到顾客投诉首问制,将假冒伪劣商品拒之门外。苏宁电器、五星电器还使用大篷车送货下乡;五星电器对农村100公里范围内的购买者,实行免费送货上门服务。同时步行街商家近80%设立了投诉电话,重点解决农民购物投诉问题,新百芜湖商场还设立了上门维修服务部,并从公交部门包车,逢过年过节到农村接送农民到商业街购物。

  “为大力扶持周边农民生产,我们还发动和组织示范街的商贸企业到农村建立农副新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从而盘活了农村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芮进西说。世纪联华步行街超市在芜湖建店4年来,共建立了400多个购销基地,解决了近两万农民送货难、运输难的问题。同时,他们还推行净菜上市和分割包装销售,改变了农民过去传统地将蔬菜和活鸡、活鸭直接向城市运输的习惯。这一举动提高了农民收入,方便了市民购买,减少了城市垃圾和污染问题,还为商业街货流供应提供了保障。

相关链接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的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1902年,2万两白银的投资,铸就了中山路的前身————大马路。当时,芜湖作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和最早通商口岸之一,商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大马路是那时芜湖最知名、最繁华的一条路。1925年,大马路更名为中山路。上世纪50年代初,市政府对中山路进行大规模改造,道路最宽处10多米,两侧集中布置商业网点。当时的“中百一店”、“百货大楼”、“同庆楼”等名店,老芜湖人至今记忆犹新,中山路由此逐渐成为芜湖的商业中心。上世纪末,建立一个现代商业中心迫在眉睫。

  1999年1月,中山路步行街改造工程开工,同年9月29日正式开街。至此,百年大马路完成华丽转身,一条体现现代商业精神和芜湖特色的步行街闪亮“登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