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记者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环境 
信息化与统筹城乡发展互动

  9月2日,具有完整意义的无线数字城市在成都温江区开建。建成后,将为温江区城乡群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获取综合信息、替代通信等多种服务。

  电子信息产业拓宽了成都远郊区的发展领域。在都江堰市,一个服务外包示范区正在形成。

  2003年以来,成都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壮大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支撑。时隔6年,英特尔公司再次聚焦成都。今年2月,芯片业巨头英特尔正式宣布,决定关闭位于上海浦东的封装测试工厂,将其整合至位于西南重镇成都的工厂。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人力成本低,人力资源富集,是吸引英特尔公司西迁的重要因素。“成都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出色的教育体系和大量训练有素的技术人才。”英特尔公司总裁贝瑞特这样认为。

  目前,成都形成了“基础教育———实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力资源服务”的人才培养产业链,电子科大、四川大学等30多家教育培训机构,IBM、日立信息、微软公司等知名企业高端人才实训等高校、培训机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企业之间的“无缝衔接”,对于人员的主要培养方向涉及到集成电路、光电及新材料、通信制造、电子元器件4大领域和软件外包、IC设计、信息安全、数字娱乐、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相关领域的技能型人才。

  目前,成都现有科研院所7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63万人,列全国大中型城市第四,西部地区第一;低于沿海发达城市1/3以上的成本及仅5%的员工流动率,几个优势叠加,构成了成都高性价比的发展土壤。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人员介绍,近年来,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中人力资源的投入高于该产业平均每年35%的增长速度。正是由于成都持续的科技创新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商。

  在成都高新区孵化园内,一些微型公司在孵化园“保姆式”的呵护中度过了最初的创业期。如今,企业越做越大,生意越来越好,却不愿意离开孵化园这个“温室”。成都高新孵化园(创新中心)企业部部长焦险峰分析说,孵化企业做大后面临的这种“成长烦恼”,实际上和高新区整体优良的发展环境密切相关。

  在成都市高新区,打造了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器载体,建立了中国大学生创业服务基地,配套了创业辅导、风险投资、廉租公寓等服务措施,常年保持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00多家。同时,园区重视培育本土的大企业、大集团,每年锁定一批重点企业,从市场开拓、上市融资、政策扶持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内培服务措施,帮助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围绕项目引进、建设、生产经营3个关键环节,园区构建了“三段式”服务体系,在全国高新区中率先建立“962000”企业服务呼叫中心,形成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政务服务体系。目前,软件技术工作平台服务覆盖高新区软件企业的比例达50%。未来三年,高新区将重点引进高端创新创业、海外高层次留学和青年技术人才。

  产业体系的完善、功能体系的聚集、有机化互动,成都在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中越来越凸显出独特的优势与吸引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支持西部地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成都市提出,未来建成国际知名软件企业的主流聚集区、国际软件产品服务的主要提供地、国际软件名城。

  成都正加大构建包括产业人才、产业市场、产业体系在内的产业环境。从2009年9月到2012年9月,在3年试点期内,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将在成都试点建立起全国第一个以标准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成都将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等领域参与制定100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参与制修订1至2项国际标准。

  “投资环境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进,为我国改善二元结构探索了新的有效的模式。”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王长胜在通报成都市投资环境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如是说。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是成都打造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的一个缩影。而成都正以优势产业集聚引领产业升级,努力建成引领西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