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记者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兴一个产业 活一县经济——甘肃秦安发展林果产业纪实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陈发明

新闻背景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2006年以来,秦安县围绕林果业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五个三”工程,即:3年内新建林果基地30万亩,新增养鸡300万只,创建3个农产品品牌,新发展3个龙头企业,新建3万吨贮藏保鲜库。 

  秦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永刚说,县财政每年都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林果业发展,主要用于苗木供应、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我现在不仅是苹果经销商,连果树种植、果园管理、果实贮藏都要操心。”11月5日,当记者见到甘肃天水成纪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保林时,他刚从位于秦安县陇城镇的千亩有机果园示范基地回来,这个曾经自称是秦安县最大的“水果商”,现在已是该县最大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负责人,“过几天还得去趟阿联酋,中东地区是我们今年主要的出口市场。”王保林说。

科技支撑扩基地

依靠基地创品牌

  “现在的果园要管理得精细,从施肥、管理、包装都很讲究,要不然就卖不上好价钱。”种了25年果树的秦安县叶堡乡牌楼村果农马润民,如今却要从头学果树的栽培,“我们这里现在都是林果产业基地,一家种不好,就砸了大家的牌子。”马润民说。

  掌握了新型果树栽培技术的马润民现在讲起苹果种植来头头是道,“首先要有好品种,这是根本;以前施肥是‘大化肥’,不管地里缺啥,反正把化肥撒上就行,现在要提高果子的品质,增加微量元素的含量,得测土施肥;现在讲究绿色食品,农药也得用没残留的生物农药。” 

  为提高果品质量,秦安县确立了三个“先进”,即先进的观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三个“新”,即打造新品牌、引进新技术、建设新果园;“三防”,即防虫、防害、防冻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三”果品技术推广工作思路,先后引进推广水果、花椒等新品种100多个,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2处162亩,推广新品种、更新老果园总面积32.9万亩。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了葫芦河流域优质桃、清水河流域优质红富士苹果、葫芦河流域新红星系列优质苹果、浅山干旱区优质花椒、高山适宜区干果经济林5个特色林果生产基地。在刘坪、莲花等10乡镇建立优质无公害果椒基地27.46万亩,年生产优质无公害果椒20.6万吨。截至目前,秦安县林果基地面积已达到83.8万亩。 

  “苹果要卖好价钱,还得套袋子。”马润民说,“以前的苹果都是50斤的大纸箱封装,现在都是装七八斤的礼品箱进超市。”据了解,4年来,秦安县水果套袋连续突破3亿个,2009年完成水果套袋4.41亿个,生产套袋果8.127万吨,实现增值5712.5万元。“以前只知道家用电器、农运车有商标、牌子,如今我们每个乡种的苹果也有了特色品牌。”马润民笑着说。

围绕产业建龙头

依托龙头兴产业

  走进秦安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一排排绿色的桶装果汁整齐地排列在厂区内。“秦安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的建成,标志着秦安及周边地区果品产业走出了初级农产品种植和单一鲜食商品果消费的模式,延长了农业产业链。”秦安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经理白永辉说,“今年8月中旬开始启动原料收购以来,目前已收购原料苹果4万多吨,支付果农款2100万元,生产浓缩果汁达7500吨。” 

  目前,秦安县已有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3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实现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带动了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了林果、养殖产业的发展。 

  “培育、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化产业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秦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永刚告诉记者,秦安县已初步形成了以果品贮藏、果汁生产、花椒加工、养殖及畜肉制品生产等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体系。 

  为壮大果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果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2009年8月,秦安县委、县政府牵头做媒,由秦安盈动果品有限公司等5家林果业相关企业组成了天水成纪果业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果品套袋、包装和收购、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通过加工、储藏,既均匀了上市时间,又促进流通、实现了果品增值。”王保林说,天水成纪果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为市场和果农之间架起了桥梁。“公司既是生产中心、加工中心,又是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可以对果农实施全方位的牵引、辐射,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王保林说。

  据了解,今年秦安县已建成气调库20个,恒温库1个,各类简易果窖10057个,年贮鲜果12.464万吨,增值4985万元。 

树立品牌拓市场

依托市场促增收

  “我第一次做水果生意时,收购了一车的苹果运到广州,结果赔了3000元。”王保林对自己第一次失败的经历记忆犹新,“当时市场不规范,再加上我又不懂行情。在广州看到人家的苹果包装上都有‘陕西宝鸡’、‘山东烟台’的字样,而我们的只是装在普通纸箱里,就更别说品牌了。” 

  如今,“秦安花椒”、“秦安蜜桃”、“娲乡果品”都是响当当的品牌,秦安县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中国苹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甘肃省林果支柱产业建设十强县。“秦安蜜桃、红富士苹果、花椒、金冠苹果、新红星苹果、早酥梨、凯特杏7个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张永刚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介绍,秦安花椒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木良种,秦安蜜桃曾获得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和“中华名果”称号,并且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些认证、称号、商标,为实施名牌促销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依托品牌效应开拓了市场,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增加了果农收入。”张永刚说。  

  “10多年前,我拉着苹果到全国各地找买家,现在我们的品牌名声在外,部分果品还远销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王保林高兴地说。   秦安县还通过加强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和秦安信息网站,实现了农产品网上交易。据统计,通过网络信息,泰安县年交易果品7000多万公斤,成交总额1亿元以上。目前,秦安县共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4个,成员1.5万人,带动农户2.3万户,有力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