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经济大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题之二
加快发展流通产业,要不断完善国内市场的制度建设
常中正摄

  要点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商业零售业态、商业交易方式和商业组织形式等方面,不能搞“一刀切”,应当从实际出发,为各种不同层次的业态和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加快发展流通产业,一是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市场,二是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四是要提高流通调控的综合效力,五是要加快流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流通领域逐步对外开放,国外一些零售业态被逐步引入国内,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大型购物中心等在活跃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我国流通企业完善管理、提高素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传统的零售业态和商业组织形式会很快退出流通。中国还有广大农村地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这样的国情决定了在商业零售业态、商业交易方式和商业组织形式等方面,不能搞“一刀切”。比如,商品交易市场包括集贸市场,在改革开放初期成为流通主渠道,现在仍为活跃地方经济和满足城乡较低收入群体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义乌等一批交易市场通过重视和发展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国际小商品采购中心。因此,在流通领域中,要避免乱贴“新”与“旧”的标签,不轻易判别“先进”与“落后”。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为各种不同层次的业态和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加快发展流通产业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市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的生产和消费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发展农村市场对扩大内需举足轻重。有关部门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开展“家电下乡”等销售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市场联系,丰富和活跃了农村经济生活,加快了农村流通现代化进程。但是,当前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市场主体不够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相当匮乏,现代流通方式在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各种配套措施明显不足,农村流通信息服务远不能适应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发展农村市场,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各地要抓紧制订和落实好农村流通发展规划,充实和健全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资金和物资投入,加快建设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农村流通公共服务。针对农村生产和流通的实际需要,切实推进买卖结合的“双向交易”,给农民、农村和农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夯实发展农村市场流通的经济基础。

  二是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尽快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对稳定产销合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要有效解决好工业企业找市场、商业企业找货源的问题,首先是破除把随机无序、自发成交的盲目行为当作市场交易常态的错误观念,应大力支持建立以商业企业为龙头的以销定产的合作关系和以工业企业为龙头的以产促销的合作关系。对重要生产资料和大宗工农业产品应鼓励发展直供直销。在城乡之间要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鼓励粮食收储和加工企业与农民发展“订单农业”,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建立产销区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是努力营造和谐的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零售商对供应商收取进场费、拖欠货款有意占压供应商资金等阻碍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为零售商扩大自主采购提供足够的资金。要通过进一步规范零售企业经营行为、加快制订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法规等措施,加快流通资金周转,提高流通效率,减少工业企业的库存压力。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把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诚信,与启动内需活跃消费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流通领域诚信建设,真正把整顿市场秩序当作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工程。

  四是整合政府流通部门职能,提高流通调控的综合效力,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长远发展,我们在加快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实践中,要尽快妥善解决流通领域多部门分散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统一协调部门,强化商务部门管理职能,建立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有其特殊性,过去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内贸外贸分离,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一些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要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分类指导,又要统一协调。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培育跨部门、跨地区流通集团,需要各行各业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流通政策体系和相应的技术及标准体系。目前,有关部门出台了若干重要行业和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推动流通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快研究和制定一个统筹全面谋划长远的流通产业发展规划,为发展现代流通产业创造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五是清理内外贸规章制度,加快流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国加快清理以往限制内外贸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不断推进流通领域法律法规建设。在重视流通法律体系基本建设的同时,有必要针对影响当前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的问题,尽快制订和落实相关法规和政策。特别是落实好打破地区封锁、维护公平竞争、保障商品自由流通的各项要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