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周末-纪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采访随想
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 于 泳

  内蒙古东部之行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人们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自然天成易,人工治理难。上世纪90年代的过度放牧使草场沙化,增强环境意识、自觉保护生态势在必行。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更懂得爱惜草原,因为草原是他们生存与发展的根基。锡林郭勒盟实行禁牧、休牧、轮牧政策以来,许多牧民自愿加入,为的就是让草原生态尽快恢复,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为了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呼伦贝尔市的工业发展没有遍地开花,而是采用了相对集中的布局,合理利用草原,陈巴尔虎旗用不足一户牧民三分之一的草场,创造了全旗三分之二以上的财政收入。锡林浩特市把重工业布局在城市下风带,并建立起一整套环境保护措施和严格的企业准入制度。

  生态保护让草原的天更蓝、草更绿,可是要实现草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终究要靠发展工业并逐步推进城镇化战略。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向前发展的两个内在动力,草原城市的发展也概莫能外,保护草原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不盖工厂,而应该在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上下功夫。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呼伦贝尔市的点上开发、面上保护,通辽市的沙地经济,还是锡林浩特市的“两转双赢”,其核心都是坚持在保护中有序开发,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之路。

  的确,与单纯的保护相比,在保护中发展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几个城市的做法,我们看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协调起来,也能够协调起来。而当两者的关系真正协调起来的时候,也就达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目标。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