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化产业调研之页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天仁:在英语培训中成就人生价值
□ 本报记者 李己平

  这是一份拥有2000万固定读者的报纸,这是一份期发行量1373万份的报纸,《英语辅导报》引起了行业的关注。一份完全不占地域优势的报纸,却实现了蓬勃发展。包天仁,这个教了10年英语的中学老师,如何实现成功转型?又是如何带领一个文化企业创造奇迹的呢?

  没有寒暄,包天仁就把记者带入了他的英语世界。

  1972年,包天仁接触到第一个英语字母。1975年,他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现吉林师范大学)外语系,分配在吉林省通化县第七中学教英语。

  没有先例和成形的辅导资料,他自己编写自己印刷,后来索性办起公开刊物《英语辅导报》。他说,他有了这份责任这份事业,就把生命、快乐统统融了进去。

  经过19年的苦心经营,这份周报期发行量1373万份!英语辅导报社成为集报、刊、图书、音像产品、教研、编辑出版于一体的大型报刊集团,年销售码洋5亿元。

  今天的包天仁依旧拼命工作。他原来设计的是一年有一周的休息日,后来,一年一周的休息也取消了,因为他发现这个时间可以在国外讲学或者参加学术会议。

  记者发现,他右手指上长着厚厚的老茧,十分不解。他解释说他不习惯打字,一个月要发表几篇文章,做多场学术报告,一年数十万字的文字量都需要动手写!如此日积月累就长了老茧。功成名就了为啥还拼命?他这样回答,生命有长短,提高工作效率就是延长生命,要在有限的时间为社会做得更多。

  包天仁想方设法抢时间,但却对一件事儿情有独钟————开通 “社长信箱”,不厌其烦地回答读者和网友形形色色的问题。记者看到了一则给包教授发来的短信,内容是一位教师请教发音问题。包教授说,回答他们的问题对我来说不仅不是负担,而且充满乐趣,学生的问题都是大事,因为我的本分是教师。一来短信,他便放下手里其他的活计,乐此不疲。

  包天仁认为,《英语辅导报》等系列报刊得到读者的认可,是对他教育理念的认可。教育教的是知识能力,其中一种是陈述性知识,比如书本知识;第二种是程序性知识,即应用型知识、做事的知识。这两种知识能力扩散,便形成了个人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他的教学法摒弃了死记硬背式的传统教育,又坚决反对急功近利式实用教学法,强调知识的规范性、系统性,强调记忆基础上的理解。这样不仅应对考试有效,更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力,最终让学生提高在社会上的实际应用能力。《英语辅导报》是天仁报业集团的根基,如今这棵大树发育得枝繁叶茂,《考试与评价》、《语文学习报》、《数学辅导报》、《素质教育报》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学科教育教学类产品近1000种,拥有固定读者2000万。

  在通化,天仁报业集团总部有500多名编辑和教研人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比比皆是,多位专职外籍编审在这里工作。集团每年斥资1000多万元用于10多项国家级外语及母语教育科研项目和全国性活动的组织工作。包天仁当下给自己的任务,是开拓英语培训产业,对国外非母语国家英语教学、国际汉语教学等,他要为此继续倾力工作。

  包天仁的事业动力在哪里?他在记者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Who’s who?!。”字面上翻译为“谁是谁”,在他心目中有3层含义,一是结尾是问号,意为你是谁?指芸芸众生中你不过是个普通人;二是感叹号,表示谁是谁呀!不管是谁,只要不服气,努力拼搏,百折不挠,有志者事竟成。三是句号,意思是成为了社会有用之人,就算是人生画上圆满句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