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化产业调研之页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冯宇平:用大爱和艺术绽放生命之花
□ 本报记者 李己平

  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着其自然生命的终结。一位年轻人说“不”,他要给叶子第二次生命。叶子被镶嵌在陶罐上,保持着自己的斑驳和美丽,它复活了。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变得灵动起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1加1的结合创造出翻倍的价值,这是年轻人冯宇平的杰作。

  宇平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宇平梦想的产业链很长,他正做着更进一步的深加工。在吉林省宇平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宽阔的展览室里,摆放着树叶墙纸,还有荷叶纸张、葡萄叶纸张……他认为,用树叶做成的购物袋与无纺布的购物袋有天壤之别。用树叶纸装潢的墙壁不仅仅是时尚。用葡萄叶做成的葡萄酒包装物,极品酒才有资格穿着。

  冯宇平怎么会有这些奇思妙想?他说,人云“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自己没有读万卷书籍,却走了万里之遥。他当过走南闯北的列车长,在行进万里路途中,增加了见识。有眼界才有境界,才有胸怀和创意。冯宇平打小爱好琴棋书画,尤其擅长动手制作娃娃,玉米秆、泥巴都是他手中上等好料。后来,他把副业当主业,爱好变事业,辞职开创了宇平工艺公司。

  宇平工艺似乎在一夜间冒出来,墙内开花墙外红。宇平介绍说,宇平工艺其实早已有名,公司的人偶项目在日本市场很受欢迎。海外市场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初创时期的国际市场取向。企业尚未注册,敢想敢干的冯宇平就认定了,做出的东西要卖给外国人。芭比娃娃的成功启发了他,外国洋面孔的玩偶中国人喜欢,同理,中国式脸谱的娃娃应该也会受到外国消费者的欢迎。中国泥人、绢人、陶人成为宇平工艺的主营,冯宇平研发出人偶系列产品,产品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故事为素材,每年有几十万个人偶卖到世界各地。

  他先到广交会,通过深圳商人与国外客商签订了供货订单。自那以后,国外订单接连不断。

  来自社会保障部门的关注,是宇平工艺的另一个亮点。杨柳依依,树影婆娑,树荫下职工三三两两,竟有手语交流者。吸纳残障人到宇平工艺就业,这归功于宇平的独特思考。

  冯宇平从一个儿时的朋友那里得到启示,这位朋友失聪,后来成为一名画家。他认为,残疾人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特殊的聪明才智,大展工艺才能,创作出甚至健全人都做不出的工艺品来。

  平等而体面地工作,这是记者在冯宇平口中听到的残疾人就业新理念。他提供的工作环境是体面的,工作内容是体面的,残疾人在此实现着个人价值,在对社会的贡献上,他们与健全人完全对等。

  冯宇平的梦还在做下去,在他的新厂区,他还要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即产品研发中心,培训基地和创作基地。公司400人,残疾人占了一半,要使他们不仅成为工艺产品的生产者,还要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者。他给起了个名,叫“千家万户巧手工程”。

  融合世界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描绘锦绣河山,沟通美好心灵。这是冯宇平最新的座右铭。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