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化产业调研之页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立国:为动漫业的春天播种
□ 本报记者 佘 颖

  吉林动画学院是全国惟一专门从事动漫教育的普通高校省属独立学院。在我国,凡是有动漫生产的地方,几乎都有来自这里的学生。动画学院院长郑立国是如何经营这所学院的呢?

务实的培养模式

  如何培养学生?郑立国有自己的考虑,“我们要培养的是创新能力强、综合艺术修养高、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人才。但吉林当时还没有太多动漫的氛围,学生如果不接触外面的世界,就跟不上这个专业的最新发展,将来也没法适应工作。”

  学院缺少好老师,就把外面的好老师请进来。郑立国先后为动画学院请来美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60余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并与韩国、法国多所高等艺术院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郑立国在教学中搭建起一套“学研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校内部设立多个计算机、摄影、设计、动画工作室,组织高年级同学到工作室和实训基地,在专家指导下参加创作。在校外,则有吉林禹硕动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把同学们的作品直接转化为动漫产品。“这种培养模式,确保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动手能力。”郑立国说。

  吉林动画学院的学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吉林知合动漫公司的总经理王立光对动画学院的学生评价是,“他们底子好,后劲足,创新意识强,很快就能成长为骨干。”“一个学生往往有5家甚至10家用人单位抢。即便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也稳定在90%以上。”郑立国自豪地说。

学校企业双重责任

  “在我看来,评价动画学院成功与否的标准就两条,学校能不能培养好学生,企业能不能产出好作品。”郑立国说。

  “动画专业的学生就像幼儿教师一样,他制作的片子要影响一代人。”郑立国直言自己的压力,“企业好做,学校不好做,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年9月,这里将承办第三届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教育论坛,10月又将举办首届中日青少年动漫作品展。在郑立国看来,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能为吉林省营造积极健康的动漫文化氛围,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拓宽吉林省动漫游戏产业的空间和领域,促进吉林省动漫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

  “创办学院时,咱们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动漫产业的春天还没有来到呢。”郑立国对学院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现在国家下发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我们动画学院也要再接再厉,为动漫产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