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7日在国家行政学院出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座谈会上,河南、吉林、湖北、广东、湖南、江苏等省政府负责人就人口计生工作交流了经验、提出了建议,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人通报了近年来人口计生工作情况,国家行政学院负责人介绍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研讨班的情况。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李克强作了讲话。他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人口生存和发展状况显著改善,为提升综合国力、维护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克强指出,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对于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李克强强调,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要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协调,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更加重视优化人口结构。保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着力加强人力资本储备,努力把我国人口多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额的86.7%
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去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41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8年11%提高到29.1%。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位居世界第二。同时,进口商品的结构也在悄然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逐渐成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41.1%
新中国发展为制造大国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通过发展“两头在外”的轻纺和机电、电子等产业的加工贸易,我国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步伐不断加快,新中国逐渐发展为制造大国,“中国制造”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1978年,广东省签订了第一份来料加工协议,我国加工贸易开始起步。1995年,加工贸易出口比重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并保持了快速增长。去年,加工贸易增加到1053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1.1%。1982年至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24.8%,高于同期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8.6个百分点。
贸易伙伴发展到220多个
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的贸易伙伴已由1978年的40多个发展到目前达220多个,贸易市场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美国、欧盟、日本3大经济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合作伙伴,我国与东盟、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往来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金额达1130亿美元
对外经济合作竞争力逐步增强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金额由1979年的0.5亿美元增加到1130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由1989年16.9亿美元增加到651.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