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鸣沙山下的葡萄熟了
□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鸣沙山下的

葡萄熟了

(6版)

  甘肃省敦煌市依托葡萄资源,大做葡萄文章,小葡萄登上了大舞台。葡萄产业不仅使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增长,还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环境。

  从敦煌市区出城后向西南方驱车前行,笔直的公路一直延伸到天边,一边是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一边是连绵起伏的沙丘。而记者此行的目的,就是探访甘肃敦煌葡萄产业基地。

  一个小时后,路的尽头出现一抹绿色。“那是敦煌的南湖灌区,古阳关遗址就在这一片戈壁滩上;前面就是阳关镇葡萄科技示范园区。”同车的敦煌市副市长王红霞向记者介绍说,南湖灌区是敦煌葡萄产业兴起的地方。

  进入园区,一片片绿油油的葡萄架上挂满了等待采摘的葡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不远处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形成鲜明对照,让人完全忘记了身处大漠戈壁腹地。“这是无核白葡萄,是阳关镇上世纪60年代末从吐鲁番引进的品种,也是阳关镇种植面积最大的葡萄品种。”阳关镇副镇长刘文军指着一串串翠绿的葡萄说,“经过30多年的发展,2008年阳关镇的葡萄面积已达14132亩,销售收入达63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

  阳关镇的葡萄种植经历了引进试种、政府提倡种植推广和产业化、规模化种植三个阶段,为敦煌市其他绿洲灌区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发展高效农业致富的路子。“敦煌发展葡萄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王红霞说,敦煌深居戈壁沙漠腹地,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日照时间长,境内的土壤多为沙质土壤,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高品质的葡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敦煌地区灌溉水源是纯天然的祁连山冰川融雪,无污染,也有利于敦煌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葡萄。

  2000年,敦煌市在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和区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做出了在党河绿洲大面积发展葡萄产业的决定,并确定了建设5万亩葡萄基地的发展目标。目前,敦煌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达7.8万亩,仅今年就新增面积3万亩,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7万吨。

  随后,我们驱车前往位于党河绿洲的葡萄种植专业村七里镇秦家湾村,秦家湾村就在鸣沙山脚下,距离市区只有18公里。“截止到2008年底,敦煌市共引进葡萄新品种56个,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先后建成了百亩以上连片示范点100多个,建成阳关镇葡萄专业乡一个,建成七里镇秦家湾村等葡萄专业村9个。”王红霞告诉记者,稳定的市场已成为敦煌葡萄产业发展壮大的一大优势。敦煌的葡萄鲜销率保持在98%以上,在销售周边地区的基础上,已远销30多个大中型城市,并远销到俄罗斯等地。

  “今年的葡萄价格好得很,销路根本不用愁,就怕没葡萄,刚红就得摘,这几天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正在自家地里忙活的王孝贤老汉乐呵呵地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会种,政府给我们派来技术员,从苗木、管理各个环节手把手地教,现在我们都成了‘土专家’了。”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积累,敦煌先后总结出了“一平三线”葡萄苗木定植技术、开沟回填技术、红地球葡萄花果管理技术、整形修剪技术等成功的葡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王红霞高兴地说,“群众现在不仅掌握了成熟的葡萄栽植技术,还发明了埋藤机等8项实用设备,被称为‘八大发明’。” 

  “种葡萄不仅效益好,而且比种棉花、小麦节约水。”王孝贤看着路边的树说,“我们这里气候干旱,以前一到夏天这些树的树叶就发黄,看起来没啥灵气。现在的水比以前多了,树也绿油油的,看着都舒服。”

  为鼓励群众发展以葡萄、红枣、日光温室等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敦煌市出台了专门的优惠政策,对连片种植葡萄、红枣百亩以上的每株苗木补助0.5元,新建日光温室每亩补助资金2000元;对于葡萄、红枣等高效作物,连片建成200亩以上高新节水示范点的,节水材料由市政府投资,并以奖代补2万元资金。

  “我们不仅将特色林果产业的调整与节水农业结合起来,还要与旅游业结合起来。通过敦煌的旅游品牌宣传促销葡萄产业,可以起到借船出海的功效。一亩葡萄园就是一亩万元田,2015年,敦煌的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亩,实现人均一亩万元田的目标。”王红霞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