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企业‘走出去’是比较早的,那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一些国家掀起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建设高潮。我们抓住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这一有利时机,进入了国际市场。”韩瑞斌老人对记者回忆起当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情景。
韩瑞斌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原副总经济师,当年参与了中交集团多个海外工程项目实施。尽管如今已经退休,但提起当年参与“走出去”的经历,他仍然有些激动。韩瑞斌说,1979年,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成立,主要任务是承包国外公路、桥梁工程,也可以承担双边贷款经援任务和国内工程。当年,中国路桥公司派先遣组赴北也门开始开展业务,6月就签订两个合同。1980年5月,当时的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又签订了伊拉克摩苏尔四桥及引道工程合同,这是中国对外承包的第一座大型桥梁。
“当时大家的想法主要是希望建立信誉,不求赚多少钱,就是要通过承建四桥培养人才、锻炼队伍、建立信誉,争取站住脚跟,打开国外承包工程的局面。”韩瑞斌回忆道。
谈到中国企业早期“走出去”的情景,韩瑞斌说,当年“走出去”以劳务承包和小型工程承包为主,竞争手段也主要依托国内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靠价格竞争承揽工程施工项目。
不过这一时期中国企业“走出去”收获也很大。比如,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承建并完成了伊拉克摩苏尔五桥、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等著名工程。同时,中国企业外派职工在海外工程中得到了锻炼,中国企业的设备也得到了提升,“当年也门、伊拉克工程完工后大量设备返回,有日本的小松推土机,美国卡勒彼勒的平地机、装载机,这些设备当年国内施工都没有。”他介绍说。
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当年大不一样了。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也提出了明确的“走出去”战略,像中交集团就开始进军具有竞争优势的海事工程、桥梁工程和港口装卸机械了。“这些都是靠实力说话的。”谈到此,韩瑞斌显得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