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0年来,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逐步扩大,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连续17年位列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首位;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7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
从“木桌检查站”
到亚洲最大旅检口岸
深圳河蜿蜒西流,汇入南海,罗湖桥就坐落在这条日夜流淌的小河上。过去,罗湖桥只是深圳河上的一座独木桥,方便当地农民进出耕作;现在,驻守在这里的罗湖海关,是中国最大的旅客进出境口岸,日均进出旅客24.4万人次。
2009年8月21日上午,深圳罗湖海关,敞亮洁净的进出境通道,络绎不绝的往来人群脚步匆匆而秩序井然。看着这一切,罗湖海关关长吴文奎告诉记者,过去到这里来,你看到的进出人群基本上来自港澳和内地,进来的人群多数是大包小包地带着从香港买回来的各种用品;现在你看,不仅各种肤色的人都有,来往人群携带的包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罗湖海关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伴随着祖国的对外开放一起发展变化的。”他露出几分自豪的语气。
在深圳海关,谈到海关的变化,许多人都知道“木桌检查站”的由来。1952年,深圳海关首次在罗湖设立监管站,为了便于核查来往旅客,海关关员在罗湖铁路边支张木桌子就开始办公。由于条件艰苦,没有正式的办公楼,海关就以“木桌检查站”开始了长期在罗湖车站铁路边现场办公。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物资缺乏,华侨和港澳同胞回乡的时候,面粉、大米、衣料什么都带,甚至有的带着刚煮好的红烧肉过关。每年春节,罗湖口岸前人山人海。
改革开放后,深港两地交往更加频繁,大批华侨及港澳同胞回内地投资办厂、探亲、访友,罗湖口岸出入境人员也迅速增加,为此深圳海关首先拉开了旅检改革的序幕。1978年,深圳海关改革了“人人过筛”的旧查验模式,将旅客自行申报与海关随机抽检相结合。1980年,“应税通道”与“免税通道”在罗湖口岸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深圳海关启用X光机检查行李,告别了新中国海关几十年“纯手工”操作的历史。2000年,深圳海关在罗湖口岸率先引入了风险管理理念,旅检工作从人工挑查到风险布控、手工作业到电脑管理的转变,从当年“人人过筛,件件开包”的方式,到如今风险管理、常规监管、机动查验、技术监控的“四位一体”模式,使通关效率和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了罗湖海关的不断改革。如今,罗湖海关这个当时还在铁轨边办公的“木桌检查站”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旅检口岸。2008年,罗湖口岸进出境旅客达8919万人次,海关日均监管进出境旅客24.4万人次。
与进出人员的增长同步,货物进出量也大幅增长。深圳皇岗海关物流监管处处长聂庆华告诉记者,皇岗口岸是在文锦渡口岸饱和之后才开设的,1989年底刚开关时每天监管的进出车辆不到1000辆,还包含空车;开关4年后,1993年皇岗海关当年监管车辆达到336万辆,从1994年开始,皇岗海关就开通了24小时货运通关。现在,皇岗海关日均监管车辆2.6万辆次,征收税款0.6亿元。
在海关总署的统计表上,记者看到,1950年,全国海关税收3.56亿元人民币,2008年达到9161亿元人民币,增长2572倍;1950年,全国海关监管进出境旅客504万人次,2008年达到36139万人次,增长70倍。
从“三趟快车”
到“中国第一展”
提到对外贸易,85岁的吴国进老人给记者讲起了“三趟快车”的故事。吴国进是深圳海关的一位“老海关”,1949年前就在当时的九龙海关工作。他说,上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内地鲜活产品对香港长期稳定供应问题,有关部门决定开设“三趟快车”,每天从内地运送三趟列车的供港鲜活产品。此后,“三趟快车”延续了很长时间,成为内地与香港贸易往来的佳话。
在“三趟快车”开行的同时,新中国对外贸易也走上了艰难的发展道路。商务部专家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国际市场是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当时,我国通过贸易和使用前苏联政府贷款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了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成套设备和技术,建设了一批钢铁、煤炭、石油、机械、化工等骨干企业。那时,我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1951年为52.9%,1952年至50年代末,都在70%以上,其中对前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0%。
60年代,我国进一步打开了对西方国家贸易的渠道。1963年,我国同日本签订了第一个采用延期付款方式进口维尼纶成套设备合同。到1965年,我国对西方国家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
王俊文是广交会秘书长,谈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他不假思索地说,广交会是最生动的见证。他说,新中国为了打开一扇对外贸易交流的“窗口”,1957年4月25日在广州举办了第一届广交会。“展览场地在中苏友好大厦,只有纺织品和土特产两座馆,展示的商品大概有1万多件吧。”香港远大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欢这样回忆第一次走进广交会的情景。就是这样一届小型物资出口交流会,成为新中国成立8年后与西方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第一个直接通道。
历经风风雨雨,广交会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舞台,始终占据“中国第一展”的位置。在展会规模上,广交会先后4次迁址,每一次迁址都是一次规模的扩大。2004年春启用琶洲展馆后,展馆面积从最初的18000平方米,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会洽谈,成交1754万美元,发展到办展模式改为“一馆三期”,展位总数达到近56000个,到会采购商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交金额超过300亿美元。
广交会的变迁折射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文仲亮回忆说,1978年,我国对外经贸迎来新的春天。1980年5月,国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接着,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展开,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沿海开放地带。
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进入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实行沿江和沿边开放,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进一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格局。
从2001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2001年12月11日,对许多老外贸人是记忆犹新的日子。这一天,经过长达15年艰难而曲折的谈判历程,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据商务部统计,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到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从206亿美元增长到2.5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7%;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700多亿美元,连续17年位列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首位。
从“三来一补”
到企业大步“走出去”
一张写有“顺德01”字样的出口登记证,贴在广州海关大楼开放一年多的广州海关史展览大厅内。这是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顺德大进制衣厂的证明。
从1978年算起,尽管这张30多年的登记证已经发黄,但它依然生动地告诉人们,改革开放后我国吸收外资的新时代开始了。“引资建制衣厂,从事‘三来一补’加工贸易等举措,当时主要为了解决就业问题。”1978年曾参与筹建大进制衣厂的原容奇镇镇长梁茂贤回忆。
“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成立后,工厂通过港商从美国、日本、德国引进当时一流的制衣设备。当年,这家300人的小厂收入的代工费就有20万美元。“如此小厂竟可以创造这么多的利润,这让镇里的领导感到吃惊。”梁茂贤说。
梁茂贤当时的感叹不足为奇。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建设方针,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实践。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东欧国家引进资金26亿美元,建成了冶金、机械等156个重点基础项目;60年代,我国利用出口信贷和延期付款方式,从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引进了3亿多美元的成套设备;70年代,我国又先后两次贷款30亿美元和73亿美元引进大型设备。
1978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进入新的阶段。据商务部透露,从1978年到1983年的5年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合计26.9亿美元;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已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7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9000多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孙鹏说。
在引进来的同时,一批中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对外投资合作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部合作司司长吴喜林做了这样的评价。
据他介绍,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以贷款和赠送方式,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共建成各类建设项目945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商务部数据显示,2003年到200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8.5亿美元增长到406.5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7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2008年,中交集团中港公司中标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项目。这一项目合同总额6.8亿美元,是迄今中国企业在境外实施的最长的跨海桥梁项目。与中交集团一样,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也由开放之初的以房建、修路等单纯土建工程为主,逐步向交通、建筑、电力、石化、航天等各个行业延伸,资金技术密集的电力、冶金、石化、轨道交通和电信等领域已占到业务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子也逐步加大。截至2009年6月底,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498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952亿美元。上亿美元大项目的数量和规模快速攀升。中交集团海外业务部总经理王小光感叹说:“原来觉得上千万美元的项目就很大了,现在我们手上很多项目单项合同就超过1亿美元,2007年我们最大单项工程合同额达16亿美元。”
图1:对外开放促进了贸易发展,这是深圳皇岗口岸货运检查站。 深圳海关供图
图2:1958年深圳罗湖海关鸟瞰。 深圳海关供图
图3:今天的深圳罗湖海关。 深圳海关供图
图4: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海、陆、空开放口岸270个。这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 商务部供图
图5:自2007年起,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量超过美国、日本,仅次于德国,居全球第二位,这是出口的国产奇瑞轿车。 商务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