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刘光朗 民族演唱家、作曲家,陕西省镇巴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汉中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汉中市群众艺术馆特约研究馆员,镇巴县文联名誉主席。
“旅游观光镇巴行(呦)……泾洋波涌浪漫曲,霓虹彩灯逗流萤,文化长廊柳扶堤,诗词篇章刻人文……”采访“陕南歌王”刘光朗老人时,他先为我们歌唱了一曲《旅游观光镇巴行》。在他悠扬的歌声中,镇巴县城的新貌在我们眼前渐渐舒展开来。
“两山夹一水”,镇巴县城四面环山,泾洋河像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在这座小城里,不但有“柳丝拂堤,白玉为栏”的长廊,还有宽敞漂亮的健身广场。三条穿城区的主路两旁分别种着香樟、桂花、玉兰等树木,形成了特有的“一街一景”。夕阳西下,人们沿河漫步,舒展筋骨,抚栏品诗,修身养性;华灯初上,广场及桥面上七彩灯光与青山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近年来,镇巴秀美的风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来到这里,他们阅山水、逛山城、听山歌、吃山菜、买山货,听当地淳朴的乡音,体会着那份宁静。据统计,2008年镇巴以旅游产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8%。
“过去的镇巴就是个穷山窝窝,很是荒凉。”听刘光朗回忆从前的镇巴,很难把它和现在这座秀美精致的县城联系起来。“‘灯不明,路不平,下雨一滩水,晴天一身灰’是当时这里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刘光朗说。
“当时的镇巴没有公路,人们出行非常不便,运送货物进出小城主要就是靠人力背运。记得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家住在那个光棍梁,如今比过去大变样,那过去都是乱石岩呀,要想上山,汗水顺着脊背淌’。”这个“光棍梁”的地名就是由于当地交通不便,姑娘们不乐意嫁过来而叫起来的。“这个地方后来怎样了呢?”记者好奇地问。刘光朗清了清嗓子,又开始唱起来:“毛主席派来了铁道兵,光棍梁上摆战场,大炮轰开千重岭,宽敞的马路弯弯拐拐、拐拐弯弯,盘上山梁喽。”
对于道路的改善,刘光朗有着切身的体会。1956年,他被保送到西安师范音乐专业班学习,这也是他第一次走出镇巴。刘光朗寻着有脚码子印和打杵子窝的土路徒步艰难前行。从镇巴到西乡他走了整整一天一夜。提起这次“出山求学”的经历,刘光朗感慨万千,他伸出食指比画着,“到了西乡我才第一次看到汽车。”
1957年,镇巴开始修建第一条公路,也就是现在的G210西万公路。“当时国家出钱出材,老百姓出力战天斗地。镇巴这一段修了1年左右,终于可以通车。”从上世纪70年代起,镇巴人先后修起渔紫、镇简、镇碾等多条公路。到1987年底,全县通车里程达到828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西万公路为骨干,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现在从西乡到镇巴,坐汽车才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快多了。”刘光朗说。
刘光朗的歌声中,有的描述人们辛勤劳动的场景,如《插秧歌》,有的反映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如《巴山顶上修堰塘》,还有许多记录着百姓生产生活的可喜变化,如《咱村实现喷灌化》、《如今山乡新事多》等。“新修梯田平展展,清清渠水绕山坡,保水保土又保肥,稳产高产结硕果”,“家用电器真正多,多得硬是没法说,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这电那电数不清,如今的日子好快活。”刘光朗边说边唱,边唱边说,“镇巴越变越美了,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镇巴人也开始敞开怀抱,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为此我前几年还特地创作了一曲《欢迎朋友来镇巴》。‘莫道山高云雾大,青山绿水美如画,山歌伴你进农家……’家乡发展了,我从心里感到自豪、高兴。”
道路通到乡镇,城市焕然一新,随着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的改善,镇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渐充实。路过城中广场的时候,我们曾见到百余人跳舞健身的场面,人们跳着笑着,好不热闹。“这里的文化生活可是丰富多彩呦。”刘光朗介绍,每逢节日,镇巴当地都会举办一些大型的庆典活动。此外,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部门承办的“月月喜相逢”大型群众广场文化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各方人员广泛参与,节目自编自演,深受群众的欢迎。
艺术创作源于生活,民歌更能反映出人们的真实心声。“现在老区发展蒸蒸日上,对家乡不歌唱是不行的。”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情到深处语更切,“我会一直唱下去,歌唱这片红色的热土,歌唱人们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