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态城市?
“是低碳生态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回答得干脆、坚定。“因为在不远的将来,低碳生态城是推行生态文明的主要支撑者,是应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工程,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应成为全国各地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态城市是我们的目标所在,而低碳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在近几年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不论大小也无论东西,大致走着两种路径:或由生态产业起步走向城市生态化建设与改造,或从优良的生态环境向城市的全面生态化建设而去。
这里,我们给出两个例子供读者参考。
河北省保定市走的是一条由生态产业到生态城市的路径。
这个既无资源优势也无地缘优势的内陆城市,全力扶持风电与光电等新能源产业,规划的几大城市亮点的建设都为新能源产业让地,有人甚至半开玩笑地戏称其市长于群为“新能源市长”。这位“新能源市长”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肩负着保护白洋淀、维护京津生态安全以及农副食品供给的重大责任,保定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必须彻底舍弃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于是,2006年初,保定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打造“中国电谷”的生态城市发展目标,一个以新能源与节能节电技术为己任的保定由此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通道。从此,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文化建设都围绕新能源产业展开。高新区规划的文体、会展、行政和商务四大建筑都停了下来,其土地调整为新能源产业用地。
3年下来,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保定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拉动力最强的支撑产业。目前,新能源产业占保定市工业的比重约为14%,但对该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却接近四分之一。
新能源产业提升了保定人的生态意识,市民听说记者为生态城市而来,个个显出自豪。说起市委、市政府倡导的“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和“绿荫行动”,无论老少,都能讲出一套一套的好处,就连该市最偏远的村庄、离市区130公里的 源庄村的村民们也感受到了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好处”:村里用了太阳能路灯,“不花一分电费就能照得通亮。”村党支部书记杨文伟一边领记者参观各家的冲水厕所和太阳能淋浴器,一边自豪地说,“建生态城市,这个决策太正确了,就两年功夫,俺们村就变成真正的生态村,蓝天碧水加绿荫,所以城里人都爱来采摘、旅游。”杨文伟很善于总结,他告诉记者,打从建设生态城市以来,村容村貌改观了,村民们说话都变文明了,“你就是住上个十天八天,也听不见看不见扯着嗓子吵架的了。”
保定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绿色路径”————由生态产业起步进入城市的全面生态化建设。
与保定的路径不同,郁郁葱葱的城市园林成为贵阳整个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起点。
处处呈现园林景色,是外地人对贵阳的第一印象。2条环城林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独一无二。全长70公里的一环带和长304公里的二环带,仿佛两条翩跹舞动的绿色彩带,将城市紧紧拥入怀中。贵阳辖区全境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1.08%,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地区。这天然氧吧释放出绵绵不断的清新空气,2008年,贵阳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了94.81%。为了这一城欣欣向荣的绿色,贵阳执著地努力着。近3年来,贵阳市投入园林绿化建设的资金达2.94亿元,绿地公园总面积132万亩。
生态优势是贵阳最大的比较优势,贵阳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诚然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却又不止于此。“这是对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贵阳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生态产业体系的构筑,有效促进城市转型,继而实现向生态文明城市的跨越。”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
在贵阳的产业结构中,传统的资源性产业占了很大比重。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磷矿、煤矿、铝矿等的资源利用率较低,污染严重。“按照循环经济模式提升资源型产业”成为贵阳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抓手。
在贵州开阳新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黄磷生产尾气中含量高达90%左右的一氧化碳不用再燃烧排放,而是通过自主创新的技术,将其提纯用作化学原料,制造甲酸、甲酸甲酯等一系列化工产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每生产1吨黄磷所产生的尾气可以生产甲酸3.5吨左右,其产值是黄磷的3倍以上,既保护了环境,还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构筑生态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贵阳不仅提升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法国赛峰集团、美国通用电气等全球知名企业已进驻贵阳。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旅游业更是一个夺目的亮点。2007年,贵阳旅游业总收入120亿元,增长41.9%,增幅首次超过一、二产业。2008年,贵阳打出“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的旅游品牌,以避暑季的模式,进一步将避暑经济做大做强。2008年,贵阳实现旅游总收入187.29亿元,同比增长50.97%。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贵阳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引擎。贵阳市决定,用5年的时间,将“贵阳避暑季”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产品,全面推介“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城市形象品牌。绿色的生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绿色财富。“除了旅游业,文化、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都是我们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就是第三产业要达到较高比例,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李军说。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先行一步的贵阳已经有了明确的指标体系。去年出台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是全国首部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性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等六方面33项指标出发,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出具体的考量标准。到2012年,贵阳市人均生产总值将达34600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50%以上,绿化覆盖率为45%,中心城区空气良好以上天数达标率达95%,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2009年,贵州将以“中国生态旅游年”为契机,将一个生态的贵州呈现给中外游客。目前,贵州已经建成贵阳至福泉至都匀至三都至荔波等一批生态旅游线路。 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