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
清凉山上,延河岸边,寻找新闻之“根”
新华社记者
  经济日报参加“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的编辑记者在延安清凉山新闻纪念馆合影留念。                             杜涟猗摄

  7月,细雨中的延安,庄严而神秘。

  蜿蜒百转的延河水,绕着薄雾缭绕的清凉山,潺潺流淌……

  来自18家中央新闻单位的100名青年编辑记者,在被誉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摇篮的清凉山,开始了他们的“寻根”之旅。

  他们登上清凉山,寻访延河岸,参观新闻出版机构旧址,聆听老新闻人的教诲,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追溯新闻历史,感知新闻精神,探寻新闻根源。

  清凉山,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从这里走来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的《七大开幕》诗,显示出圣地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清凉山作为党中央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正义之声从这里发出,传遍寰宇。

  当年,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讴歌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新闻出版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为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远看清凉山,葱葱绿叶覆盖着厚重的黄土,与巍巍宝塔山交相辉映。微微细雨中,百名编辑记者在延安新闻纪念馆门前留下合影;影像内外,“延安新闻纪念馆”七个铮亮的大字分外夺目。

  “这是1945年2月17日毛泽东为新华社编发周恩来在重庆发表的声明时加写的按语《周恩来同志返延》”“这是中央印刷厂的排字车间,那边是印刷车间”……走进纪念馆,年轻的编辑记者们跟随着讲解员边走边看,边听边问,不时拿起相机,拍下珍贵的资料和实物。

  纪念馆二楼,在复原的新华社收发报室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室的窑洞前,来自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年轻记者们分别合影留念。“找到根了!”他们难掩兴奋之情,仿佛一群回到家的孩子。

  面对宝塔,年轻编辑记者在雕像前整齐列队,庄严宣誓:我们一定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铮铮誓言在清凉山与宝塔山间,在延河两岸,久久回荡……

窑洞中,寻访新闻的精神家园

  在纪念馆内复原的一排窑洞前,一群年轻人或站或蹲或倚靠在石壁上,聆听77岁的老新闻人苏若望讲述清凉山的故事……

  苏若望曾任《延安日报》总编辑,在清凉山的窑洞里工作过整整15年。1956年,24岁的苏若望开始了在延安日报社的工作。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的老编辑记者言传身教,不仅手把手地教会他如何采访写稿,更以延安时期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老传统深深影响着年轻的苏若望。

  苏老回忆说,那时报社常常停电,从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都要排着队轮流摇机器,力气大的人就多摇两圈,力气小的人就少摇两圈。总之,一切都要保证每期3000多份报纸的正常发行。“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大家仍然觉得很幸福,比起战争时期,工作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了。”

  延安时期,由于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党的新闻工作者面临极端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小米饭是基本主食,住的是土窑洞;由于衣服少,到冬天,单衣就变成了衬衣;交通工具少得可怜,只有一匹马用来传递文件,同志们出去采访,靠的都是两条腿……

  在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在敌人飞机轰炸的危险中,新闻前辈们仍然坚持工作:出版报纸,办起了广播电台,印刷了大量马列主义书刊,并冒着生命危险将革命书刊发行到全国各地。他们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骄傲地坚信自己的革命理想终会实现。

  参观完延安新闻纪念馆,年轻的编辑记者们感触良多。工人日报记者车辉在当天的记者手记中感慨写道:“那时的新闻工作者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向外界发出属于新中国的声音,让处于黑暗中的国人不断看到一缕缕光明。”

  光明日报记者王国平说:“这种艰苦奋斗、身体力行的传统正是清凉山留给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精神财富……正如苏老告诫我们的一样,清凉山窑洞里有新闻精神的根,党的新闻工作传统,永远也不能丢!”

田间地头,新闻生存发展的土壤

  在延安新闻纪念馆的正厅中有一尊雕塑,巨石基座上平躺着一本书册,书册的“页面”上,一支硕大的钢笔斜立在基座上,仿佛正在书写着什么。基座上镌刻着毛主席在延安时的手书:深入群众,不尚空谈。

  寥寥八字,凝结了对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

  在清凉山上,青年编辑记者在新中国新闻前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感受到了榜样的召唤和沉甸甸的使命感。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在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对新闻事业的“根”产生了新的理解。

  在安塞农村的几天里,青年编辑记者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学腰鼓、唱信天游,与农民话家常,谈到酣畅处一同仰天大笑,聊到伤心处一起潸然泪下。

  百名青年编辑记者深入农村,是为了体验和传承延安精神,在工作中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通过朝夕相处和思想碰撞,也让老区人民感受到当代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追求,并由此对薪火相传的新闻事业充满信心。

  新闻工作者从延安时期的艰苦创业,到现在的开拓进取,不应该也不能忘记曾经创业的艰辛,更不能忘记广大人民群众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给予了多少呵护和支持。

  “勿忘人民”,是老新闻工作者穆青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民,是新闻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根源。只有扎根在基层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厚土壤中,新闻才能够生生不息,永葆活力。

  (采写记者:郝方甲 何宗渝 施雨岑  贾 楠)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