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科技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50,我们面临的创新目标———《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研究报告解读
本报记者 郑 杨

  编者按 日前,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研究系列报告,为我国描绘了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的路线图。

  这份汇聚300多位高水平专家一年多心血的研究报告,可谓硕果累累: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的整体构想,规划了相应的至2050年我国能源、人口健康、空间与海洋、信息、材料、生态与环境等17个重要领域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并提炼出了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2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

  报告的发布,引起了国内外热切关注。为什么我们要在此时此刻勾画至2050年的科技路线图?这份蓝图上都描绘了些什么?将对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现代化产生怎样的影响?日前,路线图研究组有关专家对这一系列问题作了解答。

    、

  在描绘2050年的现代化图景时,报告提出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我国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即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

  如何一步步走近这样一幅美好图景呢?报告围绕八大体系,详细规划了17个重要领域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在此我们选择信息、人口健康、能源3个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请研究组有关专家进行介绍。

信息领域

关键词:无处不在

部分目标———

  终端普及方面,2020年前后,我国计算机拥有量超过5亿台,新型终端普及率超过50%;2035年前后,泛在终端普及率超过80%;2050年前后,几乎人人都有信息终端,几乎所有需要联网的设备都是信息终端

  网络普及方面,2020年前后,我国网民超过6亿,其中农村网民达3亿;2035年前后,网民超过10亿,传感网在城乡普及;2050年前后,信息网络像电力一样普及,数字鸿沟基本消除。

  “路线图中的数字当然是专家们辛苦研究的结果,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其中蕴含着的重要思想。”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说。

  李国杰指出,路线图并不预测具体技术发展的精准路线,而是对未来方向做一个理性的、宏观的判断。“比如过去我们说什么是医学?就是给人治病。什么叫好医生?就是能治疑难杂症。而现在的医学是要以人们的健康为方向,好的医生就是能让人不生病或者少生病。信息领域同样面临观念的转变,未来信息科技的发展不是简单为了信息产业,关注其占GDP的比重,而是为了使信息技术能惠及平民大众。”

  未来信息科技将沿着什么方向发展呢?简而言之就是“泛在”,或称无所不在。我们将构建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发展提升智能宽带无线网络、网络超级计算、先进传感与显示和先进可靠软件技术,加快我国信息化进程,消除数字鸿沟,走出一条普惠、可靠、低成本的信息化道路。

  而这一方向是社会需求牵引的结果。李国杰介绍,信息技术虽然发展很快,但重要的理论基础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就建立了,50、60年代集成电路、激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出现后,半个世纪以来信息科学领域没有太多变化。“我们预见,21世纪上半叶,信息科技可能会有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有人问你怎么知道?因为社会的需求抵得过10所大学。当年计算机、集成电路、晶体管的发明,都是需求牵引的结果。”

  在路线图制定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情况。“我们分了几个小组,分别做计算机、器件、网络等,做完之后发现一个惊人的一致:不管哪方面的技术,基本上到2020年就走到尽头了。比如互联网,固然有很多优点,但一旦大到一定程度,它的复杂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都无法解决。因此,信息技术必须有根本性的突破,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小打小闹地发展,否则就会撞墙。”李国杰说。

  “泛在”的信息科技是怎样的呢?据李国杰介绍,未来的信息化进程将实现从e社会向u社会的过渡。e社会是电子社会,u社会就是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社会。到2050年,网络终端将不仅限于电脑、手机,而是数以千亿计、万亿计的各种传感器,甚至包括微尘,传感“尘埃”将无处不在。过去讲人机界面,而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对物理世界的切入,有时将分不清哪是信息系统、哪是物理系统,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之间将构成一个三维的世界。在将来,一台汽车里最大的成本或许就是计算机。

  而“泛在”更为深刻的含义,则在于用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惠及大众。“到2050年,信息技术发展将不再以经济为着眼点,而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李国杰说。

  2020年前后,重大慢性病防治方式以治疗为主;2030年前后,以主动预防为主;2050年前后,以健康管理为主。

  “人口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这一领域的科技愿景,就是用4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一个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健康的普惠健康保障体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陈凯先院士说。

人口健康领域

关键词:健康保障体系

部分目标———

  2020年前后,我国人口平均寿命达75岁;2030年前后,达80岁;2050年前后,达85岁

  陈凯先指出,新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将为人口健康领域带来重大变革。如医学模式将由疾病治疗为主向预防干预为主转变,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环境————心理————社会的会聚医学模式转变。而路线图所描绘的普惠健康保障体系,涵盖的内容是极其宽泛的。

  预防和控制重大慢性疾病是这一体系的核心,由此将产生一个全新的防御疾病的方式———健康管理,即通过科学、行为、社会、环境等多方干预措施管理自己的健康,促使人们的行为、习惯发生积极变化,从而实现对各种重大慢性病的控制,同时节省医疗资源,降低就医成本。“健康管理花一块钱,看病可以省八块钱”。人的健康状况通常随着年龄增长而走下坡路,如果能够延长健康生命的时间,无疑会为当前和后代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及健康效益。

  合理营养是我们保证健康和抗御疾病的基础。当前,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是困扰社会的主要公众健康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公众的营养健康问题将面临更大挑战。应对挑战,需要加强营养科学研究,为制订符合国人特点的营养素标准和膳食指南提供科学依据。

  人口的老龄化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实现个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已经成为国家的迫切需求。因此,要寻找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的生物学基础,实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国民的智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认知与心理和谐。

  此外,创新药物的研发是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也是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支撑。我国要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转变,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据陈凯先介绍,2010—2020年,基本建成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整合的转化型研究体系;2011—2030年,基本建成现代生命科学与中国传统医学融合的系统生物医学体系;2031—2050年,建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相融合的会聚医学体系。

能源领域

关键词:可持续

部分目标———

  能源结构方面,2020年前后,我国化石能源占80%,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占16%,核能占4%;2030年前后,三者分别占66%、27%和7%;2050年前后,三者分别占45%、45%和10%

  节能方面,2020年前后,我国与2005年相比节能50%;2030年前后,节能60%;2050年前后,节能40%。

  当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面临巨大的挑战,人类呼唤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我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是怎样的?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研究员做了介绍。

  陈勇认为,要构建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无疑需要解决许多科学技术问题,尤其是能源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惯性强、关联多的特点,一旦方向选错或技术落后,将会在几十年的时间中处于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因此,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发展需要和资源特色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把握能源交替更迭的发展机遇,尽快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这就要求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既要有战略性、方向性,又要具备可操作性。研究组遵循了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对于通过自主研发但在时间上已经无法跟上需求的技术,选择引进消化吸收的路线;二是对于未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还没有进入规模化应用的技术,选择关键技术攻关与重点突破的路线;三是对于未来具有重大需求,但目前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前瞻性技术,选择完全自主创新的路线;四是已经成熟或已规模化产业应用的技术,如水力发电,在本次路线图中不作选择;五是对于影响选择的多种因素,按照资源性————贡献度————环境性————技术性(自主创新度)———实现度———经济性的优先顺序选择。

  根据这些原则,最终提炼出了10个旨在引领我国能源科技发展、造就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工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技术方向,包括高效非化石燃料地面交通技术、煤的洁净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电网安全稳定技术、可再生能源规模发电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和原材料技术、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氢能利用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利用技术、新型核电与核废料处理技术、具有潜在发展前景的能源技术。

  路线图确定的中国能源科技创新近、中、远期发展的阶段目标分别如下:

  2020年前后,突破新型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初步形成煤基能源与化工的工业体系;突破轨道交通技术、纯电动汽车技术,初步实现地面交通电动化的商业应用;突破太阳能热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初步形成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的技术体系和能源制造业体系。

  2035年前后,突破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大容量、低损失电力输送技术等,实现核能、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能源的大规模使用;2050年前后,突破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利用技术、氢能利用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海洋能发电等技术,基本形成化石能源、核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重的低碳型多元能源结构。

  经过40余年努力,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构建起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

图片说明:

  图1: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项目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段 煦摄

  图2:国内首列实用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近日进行线路运行试验,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产业化的制造能力。

  图3:直驱风力发电机代表了当今世界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55台900千瓦直驱风力发电机日前在内蒙古下线。        本报记者 王 玲摄

  图4: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去年通过国家验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