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科技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向未来 引领发展———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
文/本报记者 郑 扬

  2007年夏季,中科院开始组织若干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研究的时间节点为近期(2020年前后)、中期(2030或2035年前后)和长期(2050年前后)。为什么要把目光投向2050年呢?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

  记者:我国已经制定了到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什么还要研究至205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呢?

  路甬祥:人类近现代文明进步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真正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提升人的创造能力,提升科技原创的能力和战略引领的能力。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们认为有一些问题必须从更长远考虑,比如能源问题。

  能源问题过去也有15年的战略研究,但是主要还是研究如何利用好煤,怎样开发利用好国内外两种油气资源,怎样能够有限地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只是作为一种补充性的、方向性的能源,并没有将其摆到未来能源支柱的位置上。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重要议题,这背后其实主要还是能源结构问题。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必须高效清洁地利用化石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化石能源时代终究要过去,悲观估计只有100年左右,乐观估计还有200年左右。油气资源可能首先逐步走向枯竭,然后是煤资源。人类不得不走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核能为补充的能源体系。能源问题引起的从基础到应用方面的研究,整体的、结构性的变化和冲击恐怕是很普遍、很大的,而这个时间跨度是50年或者100年。如果我们现在不前瞻布局,未来就会落后。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很难预见,它是随机发生的,主要依靠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技术可以预见,但最多可以预见15年。那么,我们真的能预见四五十年后的科技发展吗?

  路甬祥: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思考,看来适当地前瞻领域方向还是可能的。比如需求推动下的能源问题。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更多的聪明人就想,要解决高效的太阳能薄膜材料和器件,要筛选或发展新的物种,把太阳能转化为高生物量。因为需求的推动,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这些方向,所以可以预见,在未来的50年,可再生能源领域、核能领域一定会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大方向也是确定无疑的,比如在太阳能方面,就是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光热转化效率,但具体技术路径可能有多种。

  又如在计算机领域,我们过去的习惯是跟踪,现在我们要有信心前瞻,考虑未来的发展。这是可能的,并不是胡思乱想。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巨磁阻的发现者,现在这项技术已经用在硬盘存储上了,而这一发现是在20年前做出的。

  我们还可以分析其他领域,都能找到可能性。这次战略研究的结果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才有今天的发展。我们就是要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根据中国的实际来探索发展的道路。科技发展的历史也无数次证明,只有不断地前瞻,不断地解放思想,打破已有常规,才有可能促进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

  记者:着眼于2050年,这次战略研究都得出了哪些基本的重要结论呢?

  路甬祥:通过这次战略研究,我们认识到,现代化的历程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近现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革命,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例如,1857年和1929年两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分别爆发了电气革命和电子革命两次技术革命高潮。这次金融危机将加速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步伐,在今后的10到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这是对我们的巨大挑战,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通过战略研究,我们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看,奠定现代科技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基本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科学的沉寂”至今已达60余年,技术革命的周期日渐缩短,科技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已经凸显,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纵观现代化历史进程,科技革命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实现腾飞的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面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战略任务,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再也不能错失机遇,必须及早准备。

  通过战略研究,我们认为,必须走符合规律和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实现从模仿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的战略性转变。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走以我为主、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走立足创新实践凝聚与造就创新创业人才的道路;坚持立足国情,走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配置有机结合的道路;坚持深化改革,走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道路;坚持统筹协调,走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的道路。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