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往在济南一直算不上很突出。但是,随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日益临近,各项准备工作进入紧张的倒计时,作为主赛场的泉城济南,除了开闭幕式之外,还将承办包括田径、游泳、羽毛球、篮球、排球等23项重要赛事,自然吸引了更多的关注。拔地而起的崭新场馆,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和热烈的全民健身氛围,都给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总之,全运会为济南未来发展增添了重要的新内容。
场馆建设嵌入发展蓝图
以济南市市树“柳”为特征的体育场,与以济南市市花“荷”为特征的体育馆遥相呼应,形成“东荷西柳”的建筑格局,为泉城济南增添了无穷魅力。
济南以泉城而闻名天下,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美誉。而如今,在济南东部新城的核心地带,一片造型别致的建筑群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标志。
把奥体中心定址在东部是济南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济南市提出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城市发展思路。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由山东省承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主会场设在省会济南。济南市迅速行动,经广泛的规划论证与选址,确定在济南东部建设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作为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主赛场。山东省当时就明确提出,支持济南以承办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搞好省城建设,发展省会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带动济南城市圈经济加快发展。山东省领导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济南奥体中心的建设将成为撬动“突破济南”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
站在龙奥大厦的顶层眺望,济南奥体中心场馆尽收眼底。以济南市树“柳”为特征的体育场和以济南市花“荷”为特征的体育馆遥相呼应,形成“东荷西柳”的建筑格局,为泉城增添了无穷魅力。
这片别具一格的奥体中心体育场馆将成为十一届全运会的主赛场,总用地81公顷,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如今这里已然成为济南建筑行业的风向标,不仅外观宏伟、大气,在设计和建筑过程中引入的科技创新工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负责济南奥体中心投资建设的济南市城建投资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继东介绍说,“我们在打造精品工程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资源,这是我们在建设奥体中心时始终把握的一项重要原则。”济南市体育局副局长、十一届全运会济南赛区组委会场馆建设部专职副部长王忠山告诉记者,济南奥体中心场馆的建设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全运会之后可以承办各类大型国际赛事,必将推动济南的体育事业踏上一个新的起点。
一流的体育场馆是一个城市体育事业的体现,然而赛后如何利用和运营这些耗资巨大的体育场馆,也始终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对此,济南已经做好了周密考虑。据王忠山介绍,第一,奥体中心在规划设计阶段,济南在满足全运会和世界单项赛事要求的基本条件下,做好了赛后空间的功能转换准备,规划建设的中心广场和赛时广场赛后均可转换为商业设施。二是适当增加了场馆周围的商业设施,充分满足了赛后商业运营的需要,目前正在筹划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餐饮、商业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我们希望奥体中心可以带动周边商贸的发展,把全运会办成一举两得的大好事。”王忠山说。
全民健身奠定产业基础
通过举办全运会,济南市民的运动热情也在逐渐升温,必将带动济南市的体育消费。今后,体育用品商场、健身俱乐部等体育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济南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
随着全运会一天天的临近,济南市民的运动热情也在逐渐升温。在济南的英雄山风景区等地,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活动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经常进行晨练的济南市民也许早已经发现,原来在山上随处可见的人们自行在树木上捆绑搭建的健身“土设备”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标准健身路径和各种大型健身设施。张大伯在英雄山晨练已经坚持了10多年,他说,“以前这里没有什么健身设施,我就自己在树枝上吊了两个铁环,每天做引体向上。其实我也知道这样既不安全又给树干造成了负担。现在好啦,我可以用这些正规的健身设施做臂力锻炼了。”
通过举办全运会,济南市的体育工作也取得了飞速发展。王尔伟是济南市体育局负责群众体育工作的副局长,他说,“倡导全民健身,首先必须让市民有得以锻炼的场地和器材。”以前,市财政在全民健身方面投资很少,基本要靠体育主管部门自筹资金。如今,在全运会的大背景下,全民健身得到了高度重视,大型体育设施的启用,众多健身路径的铺设都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一大批市级重点全民健身工程已经陆续投入使用,在济南市区里走一走、逛一逛,你会发现很多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室外篮球场、网球场都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百花公园健身工程、第二工人文化宫健身工程、大明湖公园健身工程、奥体中心健身工程、无影山健身中心等工程已经投入使用。原有健身广场、健身带或健身区的改造都让济南市民感觉到优越的运动环境无处不在。其中仅英雄山风景区健身区就建设了22个健身区域和2个健身广场,共安装356件健身器材。王尔伟说,“群众的运动热情这么高涨,总让我们觉得体育事业还有做不完的事情。”
除了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的普及外,济南市全民健身活动更是开展得热热闹闹。“全民健身、共享全运”2009年元旦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在泉城广场进行时,市区的5个区都设置了分会场,每个分会场都能看到济南市民踊跃参与的身影,赛场气氛异常热烈;2009年济
南市全民运动纪录挑战赛暨全运助威团招募活动,也让济南市民重新拾起了俯卧撑、跳绳、立定跳远、踢毽子等传统体育项目;前不久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省百县篮球总决赛”更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一轮高潮。
王尔伟说,“在全运会的带动下,如今的济南市民越来越爱体育运动,也越来越会锻炼健身了。这样一个热爱体育运动的群体之中,其实蕴藏了巨大的商机。他们必将带动济南市的体育消费,今后,体育用品商场、健身俱乐部等体育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济南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
全运到来助推城市建设
如今的泉城济南,城更美、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百姓出行更加便捷,生活环境更加优美。为了迎接全运会的到来,一个崭新的济南已经做好了准备。
好久不来济南的人,如今再走进这座城市,会为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惊叹。
如今,济南中心城区已经找不见那些搭建了几十年的破旧棚户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舒适宽敞的居民回迁楼、配套齐全的商业设施正在拔地而起。济南市把举办全运会变成了自己城市发展的助推器。
为了承办全运会,济南市专门编制了《2007年至2009年城市建设及环境整治计划》,共安排项目926项,总投资约1475亿元。确定实施的80项重点建设工程和90项重点整治项目目前已经全面展开:风景优美的旅游路、横贯东西的经十路及经一路、济洛路灯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还有大明湖扩建、小清河综合治理、泉城特色标志区建设、棚户区改造、腊山分洪和市区主要河道整治……为了迎接全运会的到来,一个崭新的济南已经做好准备。
城市变漂亮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针对城市环境建设和整治重点领域、难点地区,济南将交通畅通、渣土整治、城市洁净、退路进厅、道路整洁、绿化美化、气清治污、景观亮化等八个方面作为改善民生的突破口,大力实施治堵、治乱、治脏、绿化、亮化、美化整治行动,集中突破了一批城市环境“老大难”问题。比如,围绕环境污染和百姓“出行难”问题实施的大明湖扩建、环城河通航和小清河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初步形成“两横三纵”BRT快速公交网络,10条重点公交线路的沿线、504处楼体和24处重点立交桥、公园、广场全部达到了亮化标准。
有专家预计,全运会将使济南城市建设加快3至5年。借助全运会的东风,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活力之都、一座魅力之城、一个宜居家园。如今,很多细心的济南市民都惊喜地发现,济南的马路变宽了,背街小巷变亮了。如今的泉城济南,城更美、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百姓出行更加便捷,生活环境更加优美。
“每一届大型运动会都会给举办城市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北京、广州、南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同样,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举办,对于宣传推介济南,加快济南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将起到推动作用。”济南市委副书记、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南赛区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殷鲁谦说。
图片说明:
图1 新建成的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
图2、3 济南市举办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迎接即将到来的全运会。
图4、5 全运会的筹办,促进了济南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