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靠大城市大企业,到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湖北通过深入贯彻工业立省战略,加强了发展的动力支撑,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了
从2002年开始,湖北省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今年会议的地点选在了黄冈市。
黄冈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但是近几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一直居全省前列。2008年,全市GDP总量达到600.8亿元,增幅为15%。工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这些数据的背后,是黄冈市县域经济表现出的强劲活力。团风钢结构、蕲春药材、麻城汽配、武穴医化,扎堆式发展的产业集群,正成为支撑黄冈经济的重要支柱。
来到团风县开发区,记者丝毫感受不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建设工地仍然在如火如荼地施工,鸿路钢构等钢构企业的生产依然加足了马力,其二期生产线也在加速度建设。在团风县,已经投产和正在建设的钢结构及相关项目有26个,总投资达39亿元,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正为团风注入生机和活力。
“工业”正是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词。2008年7月,湖北省下发的《关于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下一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要立足各地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形成优势产业,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奠定坚实基础。
湖北省经委主任欧阳万坤在谈到湖北经济发展的变化时,提到一个重要的转变:过去湖北工业主要是依靠大城市大企业,如今这种局面已经有所转变,县域经济、中小企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2008年,湖北省县域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其中,有21个县、市、区的GDP超过100亿元,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1%。“县域经济发展不够是湖北长期以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强县域经济,就相当于把湖北发展的‘短板’加长了。”
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湖北省工业企业竞争力大大加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660家,新增1632家;已形成206个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发展到90个。2008年1至11月,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2.69亿元。
依托科技资源优势,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了湖北省工业发展的后劲。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中国光谷”,已经成为我国光电子领域智力最密集的区域。目前,武汉光谷在光通信领域已经拥有4项国际标准,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光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近5年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3个百分点以上,到2008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04.94亿元,增长2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0.5%。“要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