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州)宿(迁)工业园既为苏州工业园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了“走出去”的平台,又实现了宿迁市招商引资和园区开发的飞跃———
一个苏州工业园区“微缩版”
本报记者 李佳霖

  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一个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这不仅因为它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集聚区,更因为它正在整体“复制”苏州工业园区模式。这个苏州工业园区的“微缩版”,为宿迁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于2006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的苏宿工业园,无论是开发、建设,还是管理、运营,都移植了苏州工业园区的运作模式。据有关部门测算,该园区建成后,可吸收50亿元左右的工业投资,产出7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20多亿元的工业增加值,还可以容纳9万人居住和生活。

  “对于苏州来说,建设苏宿工业园的意义非同寻常。”原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潘云官说,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相当一批企业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二次创业阶段,拥有进一步向外进行规模扩张的实力和冲动。同时,园区也需要一些企业转移出去,为发展高端产业腾出空间。“苏州工业园区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探索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加以推广。”潘云官说,宿迁市近年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后发优势日益凸现,合作建设工业园,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苏宿工业园的统筹管理方面,由两市主要领导组成了一个协调理事会,负责协调解决开发建设有关方向、目标和政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而苏宿工业园的管理机构———苏宿工业园党工委和管理委员会,也以苏州工业园党工委和管委会派出的管理团队为主进行组建。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苏州同宿迁合作的原则,具体到园区的开发、运营,则遵循市场化原则,因为开发区更多的是经济产物。”宿迁市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小鹰说。

  沈小鹰曾参与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创建,此前担任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在2006年底,沈小鹰同从苏州工业园区抽调的10名建设骨干一起进驻苏宿工业园。

  在苏宿工业园创建初期,资金来源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沈小鹰透露,苏州与宿迁市按1.5:0.5比例,共同出资3亿元注册一家开发公司,同时江苏省再按“1”的比例配套资金。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支持下,由苏州工业园区地产公司为苏宿工业园做书面担保承诺,苏宿工业园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总额为6亿元的10年期基础设施贷款。

  苏宿工业园已迅速显露出独特的发展优势。“产业转移是成本比较的结果,前提是形成有效的载体。要引导企业成功转移,必须使载体具备信任度和安全感。而以我们为主导开发的园区,有充分运作开发区的经验,这也让很多转移过来的企业看到很多熟悉的符号,加大他们走出去的决心。”沈小鹰说。目前,园区已签约项目26个,完成注册项目16个,其中外资项目4个。

  为了保证园区的健康发展,工业园合作期限内前10年产生的所有收益,合作双方都不进行分配,全部用于园内滚动发展。“搞工业园区,必须要有长远眼光。我们的目标首先是富民,不求财政上有多大回报。”宿迁市市长缪瑞林说,苏宿工业园是苏宿两地打破行政区划、实施联动开发的新载体,为推进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