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信息化-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用案例
御香苑:信息化提升管理

  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御香苑肥牛火锅店。下午5点,离晚餐时间还早,但是店内的空位只零零星星剩下几个。一位顾客说,在这家店里吃晚餐,一般需要提前订座位。在北京,御香苑火锅店的生意大部分都不错。

  1994年,王建华在广安门开了第一家肥牛火锅店,14年过去了,当初的270平方米小店已经发展成为有3000多名员工,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农业产业集团————御香苑控股集团。王建华的肥牛事业包括了畜牧养殖、加工和餐饮连锁的完整产业链,在全国拥有餐饮门店33家,包括14家直营店和19家加盟店。

  组织机构的迅速拓展对御香苑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管理的需要,御香苑从2005年开始全面启动信息化的建设,当年7月董事长王建华力排众议投入近100万欧元与德国CSB公司合作,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ERP生产管理系统。王建华事后回忆说,“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这一改造将御香苑的牛肉安全标准提高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实施ERP系统改造后,御香苑实现了集团的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使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标准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在集团信息化成功改造之后,如何进一步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让餐厅管理也能与集团ERP系统相对接,成为王建华的主要考虑目标。

  经过多方面考察,御香苑引入了本土软件企业普照天星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中国的餐饮企业起点较低,必须结合企业发展阶段打造‘合体’的解决方案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普照天星董事长刘洪说。创业初期的普照天星曾经与美国IBM公司合作开发天子星餐饮系统,但很快发现中西餐饮的管理理念难以融合。

  改造后,御香苑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效。“最明显的是顾客的退菜率降低了,从原来的5%降到现在的不足1%。”传统的纸质点菜方式,经常会出现服务员点错菜,或传错菜的情况,信息化改造后,服务员免去了跑厨房送单的环节,工作量和出错率都明显降低。

  “财务方面也杜绝了‘跑冒滴漏’。”御香苑集团饮食部门经理樊东说。在信息化改造前,御香苑的每个餐厅都要配备一个审单员,对餐厅的资金、成本等进行把关,改造后这个岗位也撤销了。“光此一项一年节约的成本,就可以抵消信息化改造的投入。”

  因为是循序渐进的改造,所以改造过程的磨合时间很短。仅用了3个月时间,御香苑的单店毛利率水平就提高了3%。樊东分析3%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信息化改造后实现了精确管理从而降低的成本。“根据库房进销存、收入支出等电子账,管理人员可以精确地算出每天的成本。”樊东对信息化改造非常满意,现在他只要坐在办公室里面对各种数据报表进行分析,就可以准确把握餐厅的经营动向。“甚至可以将成本精确到调味品,如酱油、味精等的消耗,并把它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每天10点前,御香苑的全部门店经理都要将财务数据报送到总部,这也是年度考核的主要基础指标。“集团会根据数据计算出准确的现金流,制定战略计划,实现精细管理。”王建华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