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新楼新面貌
旧的宿舍楼拆了,西湖路的南北两侧建起了整齐的新楼

  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在不断扩张,西湖路变得更加拥挤。西湖路北邻城市中心繁华商业街,南抵古豫章名胜孺子亭公园。在南昌人看来,这原本是一块“宝地”,只是没有改造之前的西湖路,总让人想爱却爱不起来。 

  在吴舒霞老人印象中,最初西湖路是一条砖路,后来铺过石板,再后来变成水泥路,之后坏了就修、整理过很多回。人们的记忆不能得到相互印证,西湖路是岁月层层叠叠的堆积,但人们的感受是相同的,“路像盆,夜漆黑,雨天难出门,天黑怕出门。”这句顺口溜因此流传了下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吴老家的宿舍楼年久失修成了危房,缪水秀担心密布的临时建筑存有安全隐患……老住户们越来越多地谈论起这条路的改造,迫切地等待着好消息。1989年,吴老家旧的宿舍楼拆了,此后一两年,缪水秀、胡兴达居住的平房也拆掉了,西湖路的南北两侧建起了整齐的新楼。

  西湖路因此换了一个样子,南昌市西湖区区长周智安形象地将这次改造称为“外科手术”,西湖路拓宽了好走了,占路栅栏消失了,管线重新铺设走了地下,周边的断

旧的宿舍楼拆了,西湖路的南北两侧建起了整齐的新楼

头路也打通了。

  吴舒霞夫妇没有离开西湖路,为了出行方便,他们换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单元房,“新房子比原来大,用水、用电,洗衣做饭方便很多”,心情舒畅的喻冬梅每天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缪水秀、胡兴达也先后住进了新楼,告别了他们的平房岁月。 

  用老住户的话说,这次改造后的西湖路感觉不再那么拥挤,人们有了可以“透气”的地方了。

  “当初我们看了很多地方,这里位置好,交通方便,闹中取静,环境相对也是不错的。”上世纪80年代初就下海创业、办了印刷厂的滕显泰,1996年在西湖路上购买了一套门脸房,“当时这路上的普通住宅大概1平方米1000多元,我家买的这店面每平方米3000多元。”滕显泰把200多平方米的店面房改成两层,上面居住,下面办厂。他对这一选择很是得意,当然他并不知道10年之后,这里又会再次发生怎样的变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