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四合院的环境美了

  “现在可好了,房子经过翻盖之后,房顶漏雨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了。今年,我们家度过了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夏天。”爱干净的王德平如愿以偿,把墙壁粉刷得四白落地。

  长久以来,大杂院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脏、乱、差:破旧漏雨的房屋,高低不平的地面,到处乱堆的杂物……然而走进这座大杂院,记者感觉到眼前一亮:青砖灰瓦、红漆窗棂、檐头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地面铺设着平整的方砖,以往对大杂院的那种印象立刻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

  王德平家住在东厢房,房间约有18平方米。但是由于空间较高,室内被隔成了两层:楼上是儿子的房间,摆放着床、书桌、电脑;楼下是客厅兼王德平夫妇的卧室。房间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王德平说,其中大部分都是房子翻建后添置的。

  “在我的印象里,这座院子最早住的是一户姓郝的人家。后来他家把院子卖给政府后搬走了。等到上世纪50年代我家搬进来时,这里的房子已经快成了危房,房顶长草,没有一块瓦是完整的。夏天漏雨,墙皮被雨水浸泡得泛黄,还整块整块往下掉。”王德平说。

  住进来后,为了让屋子看上去整洁一些,王德平每年都要请人帮忙糊顶棚,把屋顶上多年积累的污垢遮一遮。糊顶棚是个技术活,要先用木条照屋顶大小扎成平面的骨架,把它固定在屋顶上,然后在骨架上用苇秆扎出均匀的方格,再把白纸刷上糨糊,一张一张平整地贴在骨架上。但是糊好的顶棚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招老鼠、土鳖去啃棚上的糨糊。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能听到它们咬顶棚的咯吱咯吱的声音。

  房子漏雨是王德平一家最发愁的事情。每年临到雨季,房管所就开始派人深入每家每户,查房、修房。“说到修房,其实就像给衣服打补丁一样,哪儿漏补哪儿,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下小雨还能顶一阵子,大雨就完全不行了,实在没办法,就在房顶上用几块砖头压上块塑料布。前些年,这里的房顶上白花花的全是用砖头压的塑料布。”王德平说。

  虽然房子年年修,可还是年年漏。“一到漏雨时,家里的大盆小盆全部上阵接水,恨不得连茶缸都用上,到了晚上都没地方睡觉。由于长期漏雨,再加上伏天地面返潮,家里的床、柜子等家具很快就朽坏了,皮鞋放在屋里都能长出绿毛来。”想起那时的情景,王德平不禁连连摇头,“我经常想办法把屋子收拾得整洁一些,可是因为漏雨,墙壁上到处不是泛黄就是霉斑,刷上几层涂料都盖不住。”

  “现在可好了,房子经过翻盖之后,房顶漏雨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了。今年,我们家度过了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夏天。”爱干净的王德平如愿以偿,把墙壁粉刷得四白落地,地面铺上了乳白色的瓷砖,购置了双人床、衣柜、沙发等全套新家具,儿子还为家里添置了空调机和热水器。

  不仅是王德平的房子,整个大杂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房屋在翻盖的时候,与原来的房屋一样,完全采用木架结构,屋架主体结构使用了海碗粗的上好油松木,并且保留了“一檩三件”的老北京民居特点。施工过程中还采用了“丝缝碱”、“封护檐”、“博缝山”等古建施工技法,恢复了老北京四合院的风貌。就连居民加盖的自建房也都重新修整,式样风格与院落相统一。

  据王德平介绍,由于住户增多,人口增加,整修之前的大杂院到处是居民加盖的自建房,大小不一,各式各样,门口过道里还堆满了杂物,既不美观,又不安全。现在,修整后的院子几乎看不出哪儿是原住房,哪儿是居民的自建房,杂物也被清理干净了,地面经过平整硬化,铺上渗水砖,雨天院内积水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78岁的王家邻居苗秀珍老人也对这些年来的变化深有感触。30多年前,她在房管所工作的丈夫发扬风格,把自家宽敞的房屋让给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的同事,搬到这座杂乱破旧的院子来。“最开始的时候想不通,觉得住在这种又矮又破的房子里心里憋闷,下班了都不愿回家。”经过这次翻修后,苗秀珍老人惊奇地发现,自己家的房子“长”高了不少,屋子显得更明亮了。

  苗秀珍说,以前,孙女和自己住一间,儿子儿媳住一间。现在,孙女也有了自己的房间,是从她的房间隔出来的。“孙女上高中了,需要自己的学习空间。我有时看个电视或听个广播什么的,也不会影响到她了。”

  让苗秀珍老人更加高兴的是,自家院子里也修了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不仅可以用太阳能加热,还可以用电加热,即使是阴天或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源源不断地流出热水来。“我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有了这个热水器,我冬天也能方便地洗上澡了。以前只能让人推着轮椅送我到胡同口的浴池去洗。”苗秀珍老人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