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困难时期,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汽车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来应对。在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下滑、合资品牌减产的消息也不断传出。这个时候,自主品牌轿车能否化危为机,赢得新的发展?
其实在此之前,自主品牌轿车就面临着挑战,市场占有率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滑。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达到98.2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5.67%。2007年达到124.2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一年之内,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增长0.33%。事实上,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自主品牌的快速增长势头就在逐渐放缓。
今年前8个月仅从销量上看,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情况并不乐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1—8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83.55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4.77%,市场份额比2007年下降了1个多百分点。自主品牌小排量车的代表车型QQ、夏利等的销量都明显下滑。
受市场不景气、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轿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近两年来,以往自主品牌主要开拓中低端市场,合资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的局面逐渐发生改变。比如在以前自主品牌轿车占据优势的小排量汽车领域,合资企业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这给自主品牌带来明显压力。
面对市场变化以及合资品牌的步步紧逼,自主品牌轿车纷纷开始谋求转型,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
早在去年,吉利就宣布进行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变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今年11月6日,吉利远景全球制造基地宣布竣工,吉利的战略转型也正式进入了全新的产品战略布局阶段。而按照吉利战略转型规划,明晰产品布局、确立基地产品就标志着吉利战略转型第一阶段的任务全面完成。
“随着成本不断上涨,低价格的优势不再明显,只有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内涵才是发展的方向。”吉利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表示。目前吉利彻底停产了刚进入汽车行业时的一些老车型。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吉利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品规划和技术路线都已经明晰。
在吉利远景全球制造基地宣布竣工的发布会上,吉利集团的全新品牌“全球鹰”同时亮相,这也标志着吉利多品牌战略的正式启动。据悉,即将在本月广州车展上市的吉利熊猫成为了“全球鹰”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
“在国内,像一汽丰田、上海通用这样的合资企业都有多个品牌,而比亚迪、奇瑞也在分品牌运作,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次是吉利在品牌上的尝试和探索,以后为了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吉利还会推出多个新品牌。”刘金良透露。
自主品牌轿车的另一大企业奇瑞也从去年开始进入了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的新阶段。新车型A3作为奇瑞的转型之作,上市时间一推再推,似乎也印证着奇瑞从粗放型经营到精细化运作的开始。而2007年开始由生存向发展转型的华晨,今年年底前其在四川绵阳的生产基地将启用,在沈阳的一座产能为15万辆的新工厂也将开工。华晨通过市场、产品转换、重新规划产业格局等方式也开始步入转型。
“现阶段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考验,有利于我们自我认识和反省,为今后走得更好打基础。”李书福认为,“从大环境看市场在萎缩,但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在内部提升基础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吉利的战略转型已经初见成效。根据吉利公布的数据,去年上半年,吉利“新三样”自由舰、金刚、远景销售所占比例为71.2%,而今年同期升至95%,这不仅提升了吉利的利润空间,也让吉利开始逐步摆脱低端企业形象。“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球销售200万辆,其中2/3实现外销。”刘金良说,明后年,吉利还将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发动机投放市场。
奇瑞也传出好消息,截至9月30日,奇瑞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已累计出口汽车11.5万辆,已基本接近去年全年销量的11.98万辆。奇瑞表示,苦练内功,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是奇瑞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具体行动。而对于2009年的国际国内市场,奇瑞仍然充满信心。
对于自主品牌轿车而言,从自身着手加快转型的步伐,将追求目标从“量”转到“质”上,将企业发展的重心集中到提高技术、品质和品牌价值以及服务水平上来,才是希望之路。文/本报记者 张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