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市场监管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8年8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线调查
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成农民增收有效手段
本报记者 敖 蓉
  8月3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工商局工作人员正在对该县扶持的一家千亩供港蔬菜基地注册商标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指导服务。今年以来,该县工商部门围绕农副特色产品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商标富农工作力度,帮助涉农企业和农民利用商标提高农副产品知名度,开拓市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李振江 任国轩摄

  这几年,有了“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的福建安溪茶农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的收入从原来的不到800元一下子涨到3000多元;得到实惠的湖北石首瓜农更是称“两湖”牌的西瓜是他们的“脱贫瓜”、“致富瓜”。这种喜人景象是近年来全国工商系统积极引导农民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取得的成效。据统计,目前我国涉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20多万件,已经注册和初步审定地理标志402件。

实现“品牌兴农”

  全国各级工商机关以支持农产品走品牌战略之路为重点,把商标工作努力向广大农村延伸,大力宣传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法律法规。在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的商标意识和商标法律观念有了显著提高。在江苏省,工商部门通过深入开展“商标宣传进万家”、“商标发展助苏北”等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和发放商标注册建议书、在媒体开辟农副产品商标专栏、组织农业大户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产品商标知识宣传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商标注册意识。在各地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国家工商总局积极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注册商标,组织全国近1000家农产品规模出口企业、有关行业学习海外商标注册知识,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了扩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范围,工商部门积极做好商标注册工作。如在地理标志方面,国家工商总局根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将地理标志申请单独排队,加快审查。很多地方的工商部门提请政府制定了扶持农产品商标发展的政策措施,由财政拿出专门经费,帮助或补贴农民注册农产品商标,工商部门主动帮助农民、涉农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商标策划、设计,指导其围绕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和拳头产品注册商标,极大地激发了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商标注册热情。

  据统计,截至2008年4月底,工商机关已经受理地理标志申请949件,主要涉及香梨、芦柑、茶叶、大米等农副产品。在国家工商总局依据《商标法》已认定的1234件驰名商标中,涉农商标有290件,地理标志有14件,如安溪铁观音、绍兴黄酒、盘锦大米、太和乌鸡等。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以江西南丰蜜橘为例,注册地理标志后,从注册前每公斤几毛钱销售都很困难的状态,发展到现在每公斤1.2元还供不应求。目前,南丰蜜橘及其相关产业年总产值达6亿元以上,全县12个乡镇中有6个重点乡镇的农民主要依靠南丰蜜橘发家致富。

服务和监督两手抓

  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是我国惟一直接涉农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促进农产品商标申请、注册的同时,各级工商机关不断加大涉农商标(特别是种子、化肥、农机具商标等)的保护力度,切实维护注册人和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坑农害农的商标侵权行为,净化农资市场,有力地维护了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人、广大农民以及农村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专门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在全国推广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进一步规范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江苏省工商局针对名优农副产品生产的重点区域和主要季节,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及时组织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侵权农副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案件,全省共捣毁涉及农产品品牌的制假售假窝点17个,没收侵权商标标识806400件,工商部门还充分利用企业年检、商标验证、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商标注册、续展、变更、转让、印刷、使用等一系列商标监管制度,有力地保护了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权。

  为使我国农产品出口有法律保障,并争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商标和农产品优势企业,各级工商机关积极引导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人在境外注册,获得保护。浙江省工商机关积极鼓励农产品经营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国际贸易、品牌先行”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全省已有1000余件农产品商标申请国际注册。云和木制玩具行业走出贴牌生产的发展阶段,木制玩具行业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产品90%出口。余姚榨菜产业以“铜钱桥”、“备得福”、“久久红”、“国泰”、“晨曦”等品牌为核心,产品远销国外,成为国内最大的榨菜出口基地。

产业化经营模式

  实践证明,通过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作为联系企业与农户的纽带,形成了“公司+商标+农户”的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规模小、经营分散、市场反应慢、无法形成品牌优势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种模式适应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已经产生明显效果,对扩大国内消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浙江省工商局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发展,目前全省注册证明商标总数占到全国的1/5,数量居全国首位。福建提出“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目标,推进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快速发展,目前农产品商标数约占全省注册商标总数的三分之一,证明商标的拥有量居全国第二。山东省工商局对辖区内农产品及地理标志资源进行普查和重点调研,掌握了农产品资源的类型、分布、品质特征及生产、加工、流通等情况,涉农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注册数量明显提高。

  “公司+农户+商标”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使农产品大幅增值,农民直接受益,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勃勃生机。“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后,不仅产品品质始终如一,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而且相关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一业兴,百业兴”的局面。“涪陵榨菜”地理标志核准注册后,企业效益、农民收入同步增长,2004年涪陵榨菜实现产值6亿元,102家榨菜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带动了60万农民致富。

  农产品商标战略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出口创汇能力。新疆的“库尔勒香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核准注册后,产品远销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北京“平谷桃”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后,不仅占领了市场制高点,打进了超市,而且“平谷桃”出口额占了全国鲜桃出口的40%。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