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长得很精干,50岁的人了,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
他把这归功于日照港。“因为在这里生活得很愉快嘛。”他显出满脸的高兴。他的经历印证了他这话不假。
王剑1982年就来到了日照港,那时候他刚刚从山东工学院毕业。“当时的大学生可很难得。”那时候他眼前的日照港,正在由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变成一片废墟似的工地,“离开港还差着一大截。”
可说来奇怪,年轻的大学生王剑就是喜欢上了还是一片工地的日照港。尽管从港口到城区连一条柏油马路也没有,只有一路公共汽车相通,但他感觉“在这里有使不完的劲”。每天就忙着港口的事,上班如此,下班还如此。
王剑在大学的专业是无线电。而当时日照港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图”,既没有大中城市依托,也没有老港可以依靠,一切靠建设者自己的双手。在工地上,港口建设者凭着“一股真正的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战严寒、斗酷暑,而且创新了座底浮坞出运沉箱下水、钢栈桥整体吊装等技术。
“技术革新是建设者感到最自豪的事。”王剑提到当年的奋战还有几分激动。他说那时候自己的专业还没有足够的用武之地,他主要的工作是进口设备,“但这活并不轻松,我们得想着既进口好设备,又节省资金,为港口把关、为国家把关。”他兴趣盎然地回忆起那段进口时光。
为港口“把关”的王剑随后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1986年,日照港正式开港开放。当年,尽管国家没有给日照港安排运输任务,但日照港经过自己努力,全年完成了264万吨的吞吐量。接下去的几年,日照港几乎一年一个台阶,到2000年吞吐量达到2673万吨,超过了港口核定吞吐能力。置身在热火朝天的日照港,王剑自然更闲不住。离开设备进口部之后,王剑转换了几次工作,“但每一个新岗位都对我很有吸引力。”王剑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港口的热爱。
不过在所有工作中最让王剑难忘的还是他在港口信息部“留下的脚印”。2003年,日照港开始新一轮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打造国际强港的目标。“国际强港可不只是规模,重要的在于管理。”王剑很在行地说。于是,他和同事们开始为建立日照港信息管理网络奔忙。“与当初建港一样,差不多是从零起步。”王剑没有过多表述自己的辛苦,而用这句话概括了工作的难度。如今,王剑已经离开了信息部,但整个公司的信息网络系统还是“我们打下的底子。”
日照港一天天长大了,王剑说自己真的越来越爱日照港了,“当年穿上日照港工作服就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现在更喜欢这身港服了。”
事实上,由于王剑工作的努力,他在港口的职务也不断变化,逐渐进入了日照港管理层。现在,他已经成为日照港股份二公司的党委书记。“能够陪伴日照港由一个煤码头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东方大港,这真让人高兴。”说这话的时候,王剑显得很有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