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4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费记忆
织进毛衣里的亲情味道

  于书兰大妈是北京的一位普通工人,年轻时毛衣织得特别好。今年56岁的她告诉记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人还不流行穿毛衣,织毛衣是从南方流传过来的,那会儿可时髦了。谁学来了一个新花样,全车间的人都来学。”

  的确,在当时,几乎每个女同志都会织毛衣,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单位休息时间,都能看见她们抓紧空暇,十指翻飞织毛衣的情景。那时候,很多家庭从老到小每个人的毛衣,在很多年里都是自己织的。而会织出合体舒适、款式新颖、花样别致的毛衣,则成为了评价一个女同志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之一。

  毛线商店鼎盛时的样子,于书兰至今仍印象深刻。“上世纪70年代,很难买到纯毛的好毛线,商场总脱销。亿兆商场里经常人山人海的,谁去买毛线,一买就十几斤,驮一自行车回来,不光给自己买、给家里老人小孩买,还给车间里的很多同事带。那会儿工资不高,商场里卖的现成毛衣又很少,织毛衣更实惠。17元8角就能买一斤纯毛中粗线,就能织一件毛衣了,能穿很多年。”

  一针一线织就的毛衣,织进了浓浓的亲情。于书兰说她织的这几十件毛衣里,记忆最深的是给妈妈织的一件灰色毛衣。“老太太比较胖,买不着合体的毛衣,开春暖和了又需要件薄点的。可是织薄毛衣的线北京没有,就托人从上海买了膨体纱。织的花样设计的是全身镂空花,这个新花样我不会,还是现跟人学的,繁琐的花纹织起来很费功夫,为了让老太太早点穿上,我连着熬了好几夜才织得。这件衣服老太太特别喜欢,院里的邻居们见了也都夸,说是比商场卖的还巧呢。”在她的生活里,亲手编织的毛衣不仅是物件,更记载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到温暖的往事。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毛线的种类就多起来了,纯毛开司米、纯毛细线等等都有了,毛衣织出的花样就更多了。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自己买毛线织毛衣的少了。毕竟大家的收入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成品毛衣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于书兰说起织毛衣习惯的消失,也很坦然,“你看市场上,成品毛衣的样子做得多漂亮,和手编毛衣一比起来,更时尚了!人们对毛衣的需求没有减少,反而选择范围更大了,这不也是一件好事吗?我看见,有些商场还推出了加工毛衣的业务,可以量体裁衣,有的还能做个性化的设计,这不也是一个积极的变化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