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4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机遇·新气象
草原上金融网点多起来了
达茂旗乌克忽同镇东河村村民岳根柱正在舍饲圈养基地给绒山羊添加草料。

  东西朝向的达茂旗百灵庙大街长约一公里,是小镇最主要的一条街道,汇集了旗里大多数政府机关和金融机构。去年包商惠农公司进驻这条街道时,除了斜对面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再就是不远处的一个邮政储蓄网点。

  随着达茂旗农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和耕种的投入大大增加,农牧民的贷款需求也持续增长。据统计,全旗每年春耕生产资金需求达4000余万元,每年奶牛养殖所需饲草料资金达6000万元,越冬保畜每年购进饲草料所需资金达2000万元,加上奶牛养殖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覆膜马铃薯规模生产等资金需求,全旗农牧产业资金需求量达2.8亿元左右,除财政支持一部分资金外,大部分要靠贷款解决。

  近年来,达茂旗贷款增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存差逐年拉大,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导致直接用于当地农牧业经济的资金越来越少。面对广大农牧民旺盛的信贷需求,历史包袱沉重的达茂旗农村信用社也“力不从心”。

  “这种金融环境给了贷款公司巨大的发展空间。”陈立宇说,“从一年来的运行情况看,贷款公司就像一缕春风,在当地金融市场吹起了阵阵涟漪。”

  “说实话,我们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毕竟是一块蛋糕大家分着吃。”达茂旗信用联社理事长孟斌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去年以来,他们一直在观察借鉴贷款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在用他们的先进理念教育信用联社的160多名职工,让他们更有紧迫感,“我们也主动求变,把压力变成动力,希望在竞争中实现共同发展。”

  去年7月,达茂旗信用联社陈旧的办公楼进行了彻底装修,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去年10月24日,信用联社职工告别了沿袭几十年的手工记账的工作方式,开始用计算机办理业务,同时还开通了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的通存通兑业务。3月18日,达茂旗信用联社又正式开通卡业务,并且加入了银联,“客户可以带着我们的金牛卡走全国了。”孟斌说,他们还打算两个月内在城区繁华地段安装两台自动取款机。

  达茂旗信用联社在“软件”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孟斌告诉记者,信用联社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每周一晚上组织全员学习。去年,信用联社对农户设定的信用额度也由2000元、4000元、6000元,调整为3000元、6000元、9000元三等,而最高贷款额度可以达到2万元。

  “我们有19个网点,因此要求信贷员多下乡,看看农牧民除了贷款之外,还需要什么服务。”孟斌说,信用联社必须改变过去“等农牧民上门求贷”的工作方式,“否则饭碗就会被贷款公司抢了。”

  近一段时期以来,达茂旗许多老百姓还在议论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2001年撤走的工商银行,4月8日又开业了。这家由工行白云鄂博支行设立的网点,在百灵庙大街上租下了两层共280多平方米的营业场所。“近几年达茂旗经济发展较快,金融需求不断增强,我们设这个点可以进一步活跃当地金融市场。”工行白云鄂博支行行长刘兆勋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下一步也将推出个人质押贷款业务。

  即将同工行“正面交锋”的是农业银行达茂旗支行。该支行副行长王秀丽告诉记者,农行在当地主要开办存取款和资金汇划业务,贷款主要面向较大的企业客户,基本上不对自然人发放贷款。

  “贷款公司因为不揽存款,对我们业务方面的冲击比较小,但他们的管理机制和业务模式对我们触动很大。”王秀丽说,一年来,他们同贷款公司的几名员工从认识到熟悉,还经常交流业务经验,“我们也经常拿贷款公司一些例子来教育自己的员工。”王秀丽说,现在农行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都有明显改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