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4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模化种植 产业化发展
洛阳牡丹开“新花”
党涤寰 李程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自古以来,雍容华贵的牡丹就是河南洛阳的一张名片。借助于花会平台,以花为媒的洛阳不但让牡丹花开得更加娇艳多姿,还培育出了一条牡丹产业链。

  近年来,通过政府鼓励引导,洛阳市形成了两个万亩牡丹集中种植产业带,牡丹总株数达到6000余万株,在当地和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省市建立30余个、6000余亩的牡丹催花基地,年上市催花牡丹近30万盆,带动相关就业人员3000多人。今年春节期间,洛阳牡丹盆花销售收入达到2500多万元。

  在规模化种植的同时,洛阳市加大对牡丹产业的科技投入,开展了牡丹花期调控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他们引进日、美、法等国晚开品种117个,使洛阳牡丹的总品种达到1000多个;在郊区建立了10余个牡丹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提高牡丹种质,改良品种结构;专门建造高山牡丹园、晚开牡丹园,使全市牡丹高档观赏园达到12个,观赏面积达4000多亩,并通过人工技术措施,使牡丹自然花期从以前的“花开花落二十日”延长至每年的3月下旬到5月上旬。目前,洛阳市拥有国内惟一的国家级基因库,是当今世界上牡丹品种最全、花色最好、培植技术最先进的城市之一。

  “牡丹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商业开发潜力。”洛阳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金志伟介绍说,“牡丹花可以做成蛋糕食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牡丹花瓣泡茶,具有降血脂的功效;牡丹根又称丹皮,是一种常用中药;牡丹的种子可以提炼成牡丹油,是一种高档的化妆品。”

  洛阳市先后开发出了牡丹饼、牡丹茶、牡丹酒、牡丹系列化妆品、牡丹香薰等产品。洛阳一家食品企业改造以小麦粉为主料制作糕点的传统工艺,以豆类为主料,加入牡丹花瓣生产的“盛唐牡丹饼”,在去年牡丹花会期间深受游客喜爱,日销售6000多盒,销售额10多万元;园林工程师詹建国开发出的牡丹茶系列产品同样受到了游客的欢迎。

  距离洛阳市十多公里的孟津县平乐村,有绘画艺人100多名,绘画爱好者300多人。他们“农时干活,闲时画画”,每年创作的牡丹画达8万多幅。小村里自发形成了书画、装裱一条龙生产线,作品销往国内外,年创收500多万元,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

  洛阳市引导生产企业和民间艺人向“专、精、特、新”的产业化方向探索,开发生产出了牡丹绢花、麦秸牡丹画、剪纸牡丹、牡丹刺绣、牡丹玉雕、唐三彩牡丹瓷板画,开发出了牡丹石工艺品。在近年的牡丹花会期间,《千枚牡丹》个性邮票发行仪式、牡丹婚典、牡丹摄影绘画展、盛唐歌舞《千年牡丹情》等活动的举办,以及他们对“十万宫廷乐舞”、“洛阳牡丹栽培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开发,促进了牡丹文化产业的空前繁荣和发展。

  另据洛阳市政府牡丹花会办公室统计,连续举办花会促成的各类经贸活动累计成交额达1938.41亿元,利用外资34亿美元,接待海内外游客7579.97万人次。2007年,洛阳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003万人次,同比增长42.6%。旅游总收入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42.4%,旅游业占GDP的比重由前几年的不足1%跃升到10%以上。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