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际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4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线观察
欧美航空企业再掀并购重组浪潮
孙健

  连日来,欧洲航空业不断传来新的重组消息。欧洲最大航空运输企业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Air France—KLM )收购意大利航空公司(Alitalia SpA)的谈判出现了新的进展。该集团日前正式宣布,其向意航发出的收购要约已得到意大利政府的支持。目前,收购意航的程序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关键性谈判阶段,即与意航工会进行员工裁减及补偿条件的协商,并争取能在3月底或4月初达成最终收购协议。不过,按照欧盟委员会的相关法规,大型企业集团在最后实施收购前,双方达成的协议需经欧盟委员会反垄断机构的评估与批准。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3月中旬意航董事会首先做出了原则上同意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收购意航的决定,稍后意大利经济及财政部又与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进行了附带排他性条件的谈判。经过全面评估,意政府表示支持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对意航进行收购的方案。有分析家认为,由于意大利政府持有意航空49.9%的股份,是最大股东,意政府的态度最终为欧洲航空业组成超大“巨无霸”法荷意航空集团铺平了道路,从而使这起欧洲最大航空公司收购案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合并后的新集团公司在未来几年内,有可能包揽欧美之间15%至20%的客货运输量。

  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收购意大利航空公司的谈判是2007年12月份浮出水面的。根据最新达成的收购方案,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将通过换股的方式收购意航所有股份。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将用每1股兑换意航160股的比例,收购意航。经过计算,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收购意航约出资8.2亿欧元,从而使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拥有处于经营困境的意大利航空公司全部股权。 

  为了让意航重新焕发生机,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副董事长雷奥·维克日前暗示,一旦收购成功,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计划用6年—10年的时间,拿出约65亿欧元的资金,陆续注入意大利航空公司,用于更新、改造设备和优化服务质量,以便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及运营效益,强化市场占有率。

  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始建于2005年,当年法国航空公司(Air France)成功地以84亿欧元获取了荷兰皇家航空公司90%的控制权,组成全球营业额最高的航空公司。这一行动也是欧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航空公司跨国兼并。以客运量计,当时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是居于美国美利坚航空公司与联合航空公司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航空公司。时至今日,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的合并为两家航空公司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收益,增加了客货运量,并有效应对着来自廉价航空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据两家航空公司所组成的一家联合控股公司初步估计,合并3年来,其综合经济效益已经增长了4.5亿欧元。

  意大利航空公司是意大利最大的航空企业,近年来因经营不善而连年亏损,濒临破产。作为持有意航49.9%股份的大股东,意大利政府2007年年初就宣布将出售所持的股份。在经过多方寻找和比较后,意航董事会接受了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提出的非约束性收购要约。

  据悉,目前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对意航收购的关键性问题是,争取说服意航工会接受收购方案的相关裁员计划。意航工会对这一方案始终持坚决反对态度。虽然双方已经过了多轮的谈判,仍处于僵持局面。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欧洲航空业合并重组的同时,美国几大航空公司间的并购重组活动也在一波波地进行,并且吸引着欧洲同行的目光,其中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均表示有意入股重组后的美国航空企业。

  对此,业界专家分析认为,由于美国民航业集中度不高,在规模效益上,美国航空企业与全球其他大型航空公司的竞争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又因半年多来航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美国航空业盈利不断缩减,甚至出现亏损状况。有消息称,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前5大航空公司美国航空、联合航空、达美航空、大陆航空和西北航空相互间都在围绕并购与重组之事进行着广泛的接触,以求提升规模管理与经营优势,降低运营和消耗成本,争取在全球航空业新一轮的竞争中,强化自身实力。

  欧洲航空业界预测,如果美国联合航空与大陆航空实现重组,达美航空和西北航空合并,两者的实力均超过美国航空,成为全美第一和第二大航空集团公司,而美国航空的排名将位居第三。

  面对美国航空业格局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欧洲航空公司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积极性。有媒体透露,法国—荷兰皇家航空集团表示,有意入股达美航空与西北航空合并后的新集团公司。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也不甘其后,希望参与对美国联合航空与大陆航空的合并或重组活动。

  就欧洲航空业界对美国航空公司所表现出的极大热情,有分析人士将其归结为四个重要原因:第一,在国际能源价格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航空业管理成本与运营消耗费用明显增加,导致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规模效益和集团化、网络式联合经营,可以更加充分地挖掘航空业的竞争潜力;第二,2007年欧盟与美国达成欧、美“开放天空”协议,双方均承诺降低跨大西洋两岸的航班价格,方便乘客获得购票信息及相关转机衔接手续,使乘客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以便提高航空业的客货运量。协议还规定,欧盟国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可从欧盟境内任何一个城市飞往美国境内的任何城市,同样美国的航空公司也可开辟前往欧盟境内的任意航线;第三,波音和空客制造的飞机越来越庞大,而平均油耗越来越低,碳排放越来越少,这就要求航空业技术和设备应不断更新,从业人员素质必须更加优秀,而相应的资金投入也会大幅度增加。要适应这些需求,企业联合、重组是最佳途径;第四,美国政府放宽了外国航空公司持有该国航空公司股权比例不得超过25%的限制。同时,欧元对美元一年来的持续升值和欧洲航空公司相对较好的经营与盈利业绩,为欧洲航空业界进军美国,投资航空业市场提供了资金便利。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