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物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传承·创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故事⑦
巧思妙手捏泥人
本报记者 乔申颖
图一:喻湘涟塑的“马前泼水” 图二:喻湘涟塑的“醉打山门” 图三:喻湘涟塑的“吃糠” 图四:喻湘涟塑的“盗仙草” 图五:喻湘涟在给新收的徒弟们传艺

  喻湘涟 1940年1月生于江苏无锡一个泥人世家,八岁开始帮助外祖父做泥人。1955年正式拜师学艺。1959年到惠山泥人厂工作,后调入惠山泥人研究所,专门从事手捏戏文的研究和创作,曾大量修复和复制传统的手捏戏文。199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7年,受聘为“东南大学汉声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2005年,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

  到无锡那天正赶上大雨,深一脚浅一脚走进运河东路一条不知名的小巷,墙上长满爬山虎的那一家就是喻湘涟制作泥人的地方。八九平方米的小屋里放着一张宽大的木头桌子和几把木头椅子,墙上半人高的彩色照片拍的是她的几幅代表作;桌上一块黝黑的惠山泥和一座未完成的作品搭着半湿的布巾。空气冰凉,一台电热扇在地上缓缓地摇着头,送来一阵阵暖意。

  在这个简朴到有些简陋的房间里,记者见到了被称为当代惠山泥人杰出代表人物的喻湘涟。一头白发、围着围裙的喻湘涟显得格外精神、愉悦,说话时笑得前仰后合。在这年届古稀的老太太身上,理性和感性两种特质融为一体:一时她会严肃地纠正记者说“这个提法不准确……”,一时又会夸张地比画着说“哎呀,那个时候都高兴得快要疯掉了……”

有些力量让人执著一生

  守着泥人几十年,出生于1940年的喻湘涟注定经历更为丰富的人生。在她身上,既有传统民间艺人的深深烙印,也有新中国成立后那一代年轻人的独特标记。或许正因为这样,在阅读她的故事时,会有一种阅读泥人历史的错觉,她将自己的悲与喜、苦与乐,将那些曾经的岁月全都浓缩、升华,融进了方寸之间小小的泥人中……

  夏天的早上,天还没亮,外公就把六岁的小湘涟叫醒,背上鱼篓向龙头河进发,开始例行的“晨练”。“那时候水多清啊,河里都是鱼啊虾啊,外公用鱼兜兜起来,我就去接住,走一圈回来,什么菜都有了。”喻湘涟六岁丧父,母亲带她回到娘家,慈爱的外公外婆把她当成小女儿般养育。小时候光着脚丫子跟在外公后面跑的日子是她最温暖的回忆之一,也在冥冥之中为她打开了通向泥人制作的大门。

  外公蒋金奎十岁跟着他的父亲学做泥人,是惠山有名的老艺人,尤以粗泥货知名。虽说粗泥货师傅主要靠模子成批翻制产品,但他善于观察生活,时常创新品种,设计制作的蚕猫、春牛等泥货总是很畅销。那时就靠着外公经营的小小的泥人耍货店,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懂事的喻湘涟八岁起就开始给外公打下手,印坯、揩坯、抚擦、打底色,不知不觉埋下了抟泥生涯的种子。

  1955年初中毕业时喻湘涟的志愿原本是当一名拖拉机手,当个农业专家。“那时候号召‘到广阔农村中去’,我就想着当个拖拉机手,闲的时候画画,广阔农村大有可为。结果没能考上。”喻湘涟情绪低落,外公则用他特有的方式来鼓励她:“你的三个舅父都没继承祖业,女孩子学这门手艺也蛮好的,我看你在学堂里的图画成绩不错,就学做‘烂泥模模’(泥人)吧,蒋家总算有个接班人,好吗?”

  她被外公眼里的期望打动,也被母亲眼里那份不愿她离家太远的希望感动,喻湘涟决定留在家里学做泥人。

  虽说并不是一开始就选定这个职业,但喻湘涟认定的事就会全心全意去做。捏泥人是个要坐冷板凳的活儿,也是个既花脑力又花体力的苦活儿。因为泥怕风吹干,夏天不能吹电扇;冬天捏着连水带冰的泥巴,寒气从手指直透到心里。喻湘涟却越做越带劲,直到今天还说“总觉得没够”。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创造性的劳动往往会让人忘记疲惫,喻湘涟说她就是这样。越投入越进步,越进步越得趣,最终捏泥人捏上了瘾。就连原本活泼好动的性子,也“一摸泥巴就静下来了”。

  十五岁那年,喻湘涟拜著名泥人师傅蒋子贤为师,蒋师傅虽然只教了她一年零四个月,却教会了她惠及一生的四句话:一多看、二多做、三多想、四多问。特别是师傅说的“不动脑筋是没有出息的,捏一套戏文,从开始到结束要全神贯注,要入神,不然一套戏文没有味道的”,这些话直到现在喻湘涟还记得清清楚楚。她对记者说:“你们记者来采访,老说让我一边聊一边做,那怎么行!”她告诉记者,正如蒋师傅从一开始就教给她的那样,如果在制作中打断了思路,就会“不贯气”,容易出现比例不协调、表情或形态不自然等问题,最终伤害到整个作品的韵味和神采。

  也是在这一年,喻湘涟考进江苏省泥塑彩绘训练班。这个训练班是上个世纪50年代抢救文化遗产的系列举措之一,喻湘涟系统地学习了和泥塑彩绘相关的各种知识。她后来又拜了薄庭瑛、章根宝两位老师傅,他们和蒋子贤的风格不一样,蒋子贤的泥人作品轻盈潇洒,后两位师傅作品憨厚朴拙。喻湘涟说,手捏戏文的作品样式,大都是几辈人传下来的,但是由于师傅们的性格不同、理解不同,体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这也是手捏艺术的迷人之处。

  在喻湘涟看来,手捏戏文作品虽然是大同小异,“但是往往小异的东西体现出它的本质”,而对“小异”的追求则永无止境。“总感到有不够完美的地方,总感到还可以再改进,总也做不够。”

有些执著无关利害得失

  谈得高兴的时候,喻湘涟拉开墙边两片不起眼的布帘,后面竟然别有洞天。一个简陋的博物架上,收藏的却是让人移不开目光的鲜亮亮的戏里人生:醉意朦胧的杨贵妃和谄谀逗趣的高力士隔盘相望、怒气冲冲的小青不顾白蛇的阻挡横剑指向惊惶跌坐的许仙……小泥人每座不过十六七公分高,三两成组,神态生动、服饰鲜明。这些就是惠山泥人享誉中外的代表门类:手捏戏文。

  手捏戏文俗称细泥货,是相对于惠山泥人中以大阿福、小花囡为代表的粗泥货而言的。顾名思义,粗泥货主要靠翻模制作,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常被称为大路货;而手捏戏文纯以手工捏制,每个作品或多或少都带有作者的独创性,是惠山泥人里的比较精致的部分。当初喻湘涟拜蒋子贤为师,起因也是外公认为自己是做粗泥货的,“没出息”,像蒋师傅那样做细泥货的才是“真本事”。

  与其他地方的泥人作品相比,惠山手捏戏文还有个特别之处:它是先捏出头、脚等各个部分,最后再组装为一个整体。因此捏制者必须在做每一个局部的时候胸有成竹,每个细节每个部分要怎么捏最后才能搭配成和谐的整体,都要清清楚楚,否则一个地方不到位,整个作品就不和谐,这也是喻湘涟一直强调“贯气”的主要原因。

  “说着容易做着难”,对民间艺术来说尤其如此,喻湘涟对此深有感触。小时候跟外公学捏泥人,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泥人应该怎么做?”没想到外公的回答是:“哪项好就哪项做,说不清楚。”喻湘涟告诉记者,和众多民间手工艺一样,制作程序如此独特、复杂的手捏戏文也没留下什么文字资料,历代师傅只有几句简单的口诀传给后人:重上不重下、重前不重后、搭搭满(造型饱满和图案色彩布满等)、细细减(把表现手法减到再也无法减少,如衣纹处理上的“以一当十”)等。喻湘涟自己是个好琢磨的人,经过几十年的摸索,逐渐积累了一些体会,开始有种冲动想要把它们记录下来,让后来人有点参照。苦于上学不多,文字表达能力不够,一直犹犹豫豫没能动笔。

  1982年,喻湘涟下定了决心:“那时想,就谈手捏技法吧,其它的我谈不了,技法我可以谈。”就这样,后来以《惠山手捏戏文的特色》为标题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开始酝酿了。这一篇文章竟写了五年。

  “1986年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好不容易写好了,想想自己文字水平不行,就给泥人厂一个秘书看。”那位秘书很热心,告诉喻湘涟“文章立意很高”,但写作方法还存在不少问题,“他帮我改,起什么名字,怎么写,回了整整六大张纸。”按照那位秘书的思路,喻湘涟又重新组织文章,重写了一遍。“那时候我自己挺得意的,终于成功了。”喻湘涟后来托人将这篇文章送到对惠山泥人颇有研究的张道一教授手中,不久传来反馈消息说内容不错,但文章写得还是不够好。喻湘涟听了想着没希望了,也就死了心。谁知过了一年,北京的一位朋友突然打来电话,祝贺她文章发表,还寄来了杂志。“我一看,哦,原来张老师替我改过了,改得相当好。”喻湘涟笑称这篇文章现在成了她看家的东西,“现在看这篇东西还可以再改,比如说什么是雕塑什么是泥人这些过去不太清楚,这些东西就得要慢慢体会、慢慢磨炼、慢慢升华。”

  为了写好论文,加上当时评职称也需要同等学力,1986年,46岁的喻湘涟做了一件奇事:读函授大学。“我不会写文章啊,就去报了北京一个文学语言大学。”她说。有人对此不理解,说她这么大年纪还学个啥,可她不在乎:“我不能因为你们不舒服就不用功,我不能自己毁自己啊。”

  她硬是坚持读完了四年,并顺利地拿到了学位。

  说起来,这不是喻湘涟干的第一件也绝不是最后一件“奇事”,单是和她聊天的那会儿工夫,记者就听出了好几件:“我那时候觉得头模太少,就想自己搞新的,厂里不支持,我就自己在家里搞,也不能卖,纯是为了做而做,现在我光头模就好几箱子。”

有些苦恼过后天高海阔

  翻看喻湘涟作品的画册时,她特意指给我看其中的一页:这个作品正面是惠山泥人中常见的穿着民俗服饰的小胖孩(阿福)形象;背面却是五种肤色代表五大洲孩子的现代图案,甚至还有一个世界妇女大会的会标。说起这个阿福的来历,有一段长长的故事。

  事情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说起。“那时候大家对什么是惠山泥人都不清楚,北京有些专家对惠山泥人提出了很尖锐的批评,说惠山泥人把自己的风格丢掉了。无锡人听了不服气,我们这些做泥人的也糊里糊涂。”喻湘涟说,“那时候捏出泥人来,人家说好我心想‘哦,这个好’,人家说不好,我也跟着想‘哦,这个不好’。到底人家为什么这么说我也不清楚。”

  走出这段苦恼期前后花了大约十五年的时间。十五年后,转机来了:跟“东南大学汉声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合作捏了全套的惠山手捏戏文代表作品。她和搭档彩绘大师王南仙一起,一个塑一个彩,花了六年时间,制作出上百套手捏戏文,后来还出了一套全面反映惠山泥人历史和现状的书。

  研究所的专家虽“不会捏泥人,但是懂艺术,有鉴赏力”,喻湘涟说:“特别是张道一教授,我的意思他都能明白。”通过和这些专家的接触,喻湘涟开阔了视野,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从事多年的泥人事业。“有些我觉得蛮好的,他们不收,说不是代表惠山泥人的,受了别的影响;有些我觉得没什么的,他们说特别好,就是要这样的。”通过这样的碰撞,喻湘涟渐渐琢磨出了门道,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要所在。

有些情感总是古今如一

  结束采访那天,记者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喻老师,你能不能现教我做点什么感受一下?比如做个简单的大公鸡。”

  喻湘涟从泥块上揪下一点,在桌上搓成两头尖中间粗的一条,弯成个“S”形,再揪下几块小的,捏出鸡冠、翅膀,两分钟不到,一只造型有些夸张的大公鸡就昂首挺胸立在了桌上。记者学着揪下一块泥,惠山泥也是黑黑的,摸上去却比记忆中家乡的黑土柔韧得多,比橡皮泥则硬一些。等开始搓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知易行难”,一开始是怎么也搓不匀,不是搓扁了,就是两头一般粗,好不容易才弄出个像点样的“S”,又发现躯干太粗壮了,加上鸡冠、翅膀以后把两只公鸡摆在一起,人家的公鸡线条简洁流畅,我的则笨笨呆呆的,好似站都站不稳。难怪喻湘涟一个劲儿在旁边指点:“要想着整体、整体!”喻湘涟告诉记者,手捏泥人讲究的是韵味而不是写实,除了创作新品的时候没个准儿,老师傅们都能做得很快,几分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座小泥人。而那种心随意动的快乐,外行人很难体会。喻湘涟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信手捏来,搓搓捏捏就成形,敲敲拍拍就有面,一格一捋就有纹,一扳一扭就有势,真是痛快淋漓。”可惜如今能体会其中乐趣的人越来越少了,连她亲手教出的徒弟也大都转了行。喻湘涟笑笑说:“你们这一代可能没办法理解,现在我要想做别的赚钱很容易,但这些年都在做手捏戏文,我不能让老祖宗的东西到我这儿断了根。”记者发现粘在电话机上的一张报事贴里写着这样的话:“认定目标,奋斗到底,去争取胜利!!首要的是,排除干扰,完成任务!”喻湘涟解释说,这几年陆续接了一些手捏泥人的项目,加上平时各种事务也多,要完成常常得抓紧一切时间。“一天天都排得满满的,没有一分钟闲,我得自己给自己打气啊!那是去年写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今年的还没写上去呢!”

  眼下,喻湘涟正给中国美术馆做一套惠山手捏泥人,包括代表作品、技法展示等等。“本来得做两年半的东西,压到一年半完成,工作量非常大。他们想法很好,非常细,我觉得这个事情有意义,能给后人留下一些直观的东西,所以我给他们做。”喻湘涟患有糖尿病,腿脚也不太利落,但她只要没别的事,就整天整天呆在工作室里做泥人。她说,赶完了这个项目,她还有想做的两件事等着完成,也可以说是两个心愿。

  第一件是发展小版戏。这种泥人是介于手捏戏文和粗泥货之间的惠山泥人门类,比前者朴拙,比后者精致。可惜作品流散严重,传下来的作品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比起手捏戏文,形体、色彩上都要有不同的处理,老的作品就那么几个,我准备把它发展到几十个。”

  第二件是把那篇总结惠山泥人本质特点的论文写出来。“我不会写文章,可这些东西只能我自己慢慢写。现在我已经在看书,有时候遇到有用的句子就记在本子上,以后再抄出来。”

  喻湘涟说,写这篇文章也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对惠山泥人重新认识:“要从文化的层面来看待惠山泥人,这样才知道怎么保护、保护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到发展。发展起来的东西不能跑偏了,要有惠山泥人的遗传因子在里面。像它是写意的,塑彩合一的,人物造型都是南方那种纤秀、精美的等等。”喻湘涟说,改革、创新、发展都要在保有这些特点的情况下进行。

  喻湘涟说她“压力很大”,因为,“有时候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段著名的话:我想不能临死的时候,后悔自己碌碌无为。到我闭上眼睛的时候,如果能把上面的两件事做成了,为后人留下点东西,对得起老祖宗,这一辈子也就满足了。”  喻湘涟 1940年1月生于江苏无锡一个泥人世家,八岁开始帮助外祖父做泥人。1955年正式拜师学艺。1959年到惠山泥人厂工作,后调入惠山泥人研究所,专门从事手捏戏文的研究和创作,曾大量修复和复制传统的手捏戏文。199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7年,受聘为“东南大学汉声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2005年,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

  到无锡那天正赶上大雨,深一脚浅一脚走进运河东路一条不知名的小巷,墙上长满爬山虎的那一家就是喻湘涟制作泥人的地方。八九平方米的小屋里放着一张宽大的木头桌子和几把木头椅子,墙上半人高的彩色照片拍的是她的几幅代表作;桌上一块黝黑的惠山泥和一座未完成的作品搭着半湿的布巾。空气冰凉,一台电热扇在地上缓缓地摇着头,送来一阵阵暖意。

  在这个简朴到有些简陋的房间里,记者见到了被称为当代惠山泥人杰出代表人物的喻湘涟。一头白发、围着围裙的喻湘涟显得格外精神、愉悦,说话时笑得前仰后合。在这年届古稀的老太太身上,理性和感性两种特质融为一体:一时她会严肃地纠正记者说“这个提法不准确……”,一时又会夸张地比画着说“哎呀,那个时候都高兴得快要疯掉了……”

有些力量让人执著一生

  守着泥人几十年,出生于1940年的喻湘涟注定经历更为丰富的人生。在她身上,既有传统民间艺人的深深烙印,也有新中国成立后那一代年轻人的独特标记。或许正因为这样,在阅读她的故事时,会有一种阅读泥人历史的错觉,她将自己的悲与喜、苦与乐,将那些曾经的岁月全都浓缩、升华,融进了方寸之间小小的泥人中……

  夏天的早上,天还没亮,外公就把六岁的小湘涟叫醒,背上鱼篓向龙头河进发,开始例行的“晨练”。“那时候水多清啊,河里都是鱼啊虾啊,外公用鱼兜兜起来,我就去接住,走一圈回来,什么菜都有了。”喻湘涟六岁丧父,母亲带她回到娘家,慈爱的外公外婆把她当成小女儿般养育。小时候光着脚丫子跟在外公后面跑的日子是她最温暖的回忆之一,也在冥冥之中为她打开了通向泥人制作的大门。

  外公蒋金奎十岁跟着他的父亲学做泥人,是惠山有名的老艺人,尤以粗泥货知名。虽说粗泥货师傅主要靠模子成批翻制产品,但他善于观察生活,时常创新品种,设计制作的蚕猫、春牛等泥货总是很畅销。那时就靠着外公经营的小小的泥人耍货店,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懂事的喻湘涟八岁起就开始给外公打下手,印坯、揩坯、抚擦、打底色,不知不觉埋下了抟泥生涯的种子。

  1955年初中毕业时喻湘涟的志愿原本是当一名拖拉机手,当个农业专家。“那时候号召‘到广阔农村中去’,我就想着当个拖拉机手,闲的时候画画,广阔农村大有可为。结果没能考上。”喻湘涟情绪低落,外公则用他特有的方式来鼓励她:“你的三个舅父都没继承祖业,女孩子学这门手艺也蛮好的,我看你在学堂里的图画成绩不错,就学做‘烂泥模模’(泥人)吧,蒋家总算有个接班人,好吗?”

  她被外公眼里的期望打动,也被母亲眼里那份不愿她离家太远的希望感动,喻湘涟决定留在家里学做泥人。

  虽说并不是一开始就选定这个职业,但喻湘涟认定的事就会全心全意去做。捏泥人是个要坐冷板凳的活儿,也是个既花脑力又花体力的苦活儿。因为泥怕风吹干,夏天不能吹电扇;冬天捏着连水带冰的泥巴,寒气从手指直透到心里。喻湘涟却越做越带劲,直到今天还说“总觉得没够”。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创造性的劳动往往会让人忘记疲惫,喻湘涟说她就是这样。越投入越进步,越进步越得趣,最终捏泥人捏上了瘾。就连原本活泼好动的性子,也“一摸泥巴就静下来了”。

  十五岁那年,喻湘涟拜著名泥人师傅蒋子贤为师,蒋师傅虽然只教了她一年零四个月,却教会了她惠及一生的四句话:一多看、二多做、三多想、四多问。特别是师傅说的“不动脑筋是没有出息的,捏一套戏文,从开始到结束要全神贯注,要入神,不然一套戏文没有味道的”,这些话直到现在喻湘涟还记得清清楚楚。她对记者说:“你们记者来采访,老说让我一边聊一边做,那怎么行!”她告诉记者,正如蒋师傅从一开始就教给她的那样,如果在制作中打断了思路,就会“不贯气”,容易出现比例不协调、表情或形态不自然等问题,最终伤害到整个作品的韵味和神采。

  也是在这一年,喻湘涟考进江苏省泥塑彩绘训练班。这个训练班是上个世纪50年代抢救文化遗产的系列举措之一,喻湘涟系统地学习了和泥塑彩绘相关的各种知识。她后来又拜了薄庭瑛、章根宝两位老师傅,他们和蒋子贤的风格不一样,蒋子贤的泥人作品轻盈潇洒,后两位师傅作品憨厚朴拙。喻湘涟说,手捏戏文的作品样式,大都是几辈人传下来的,但是由于师傅们的性格不同、理解不同,体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这也是手捏艺术的迷人之处。

  在喻湘涟看来,手捏戏文作品虽然是大同小异,“但是往往小异的东西体现出它的本质”,而对“小异”的追求则永无止境。“总感到有不够完美的地方,总感到还可以再改进,总也做不够。”

有些执著无关利害得失

  谈得高兴的时候,喻湘涟拉开墙边两片不起眼的布帘,后面竟然别有洞天。一个简陋的博物架上,收藏的却是让人移不开目光的鲜亮亮的戏里人生:醉意朦胧的杨贵妃和谄谀逗趣的高力士隔盘相望、怒气冲冲的小青不顾白蛇的阻挡横剑指向惊惶跌坐的许仙……小泥人每座不过十六七公分高,三两成组,神态生动、服饰鲜明。这些就是惠山泥人享誉中外的代表门类:手捏戏文。

  手捏戏文俗称细泥货,是相对于惠山泥人中以大阿福、小花囡为代表的粗泥货而言的。顾名思义,粗泥货主要靠翻模制作,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常被称为大路货;而手捏戏文纯以手工捏制,每个作品或多或少都带有作者的独创性,是惠山泥人里的比较精致的部分。当初喻湘涟拜蒋子贤为师,起因也是外公认为自己是做粗泥货的,“没出息”,像蒋师傅那样做细泥货的才是“真本事”。

  与其他地方的泥人作品相比,惠山手捏戏文还有个特别之处:它是先捏出头、脚等各个部分,最后再组装为一个整体。因此捏制者必须在做每一个局部的时候胸有成竹,每个细节每个部分要怎么捏最后才能搭配成和谐的整体,都要清清楚楚,否则一个地方不到位,整个作品就不和谐,这也是喻湘涟一直强调“贯气”的主要原因。

  “说着容易做着难”,对民间艺术来说尤其如此,喻湘涟对此深有感触。小时候跟外公学捏泥人,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泥人应该怎么做?”没想到外公的回答是:“哪项好就哪项做,说不清楚。”喻湘涟告诉记者,和众多民间手工艺一样,制作程序如此独特、复杂的手捏戏文也没留下什么文字资料,历代师傅只有几句简单的口诀传给后人:重上不重下、重前不重后、搭搭满(造型饱满和图案色彩布满等)、细细减(把表现手法减到再也无法减少,如衣纹处理上的“以一当十”)等。喻湘涟自己是个好琢磨的人,经过几十年的摸索,逐渐积累了一些体会,开始有种冲动想要把它们记录下来,让后来人有点参照。苦于上学不多,文字表达能力不够,一直犹犹豫豫没能动笔。

  1982年,喻湘涟下定了决心:“那时想,就谈手捏技法吧,其它的我谈不了,技法我可以谈。”就这样,后来以《惠山手捏戏文的特色》为标题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开始酝酿了。这一篇文章竟写了五年。

  “1986年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好不容易写好了,想想自己文字水平不行,就给泥人厂一个秘书看。”那位秘书很热心,告诉喻湘涟“文章立意很高”,但写作方法还存在不少问题,“他帮我改,起什么名字,怎么写,回了整整六大张纸。”按照那位秘书的思路,喻湘涟又重新组织文章,重写了一遍。“那时候我自己挺得意的,终于成功了。”喻湘涟后来托人将这篇文章送到对惠山泥人颇有研究的张道一教授手中,不久传来反馈消息说内容不错,但文章写得还是不够好。喻湘涟听了想着没希望了,也就死了心。谁知过了一年,北京的一位朋友突然打来电话,祝贺她文章发表,还寄来了杂志。“我一看,哦,原来张老师替我改过了,改得相当好。”喻湘涟笑称这篇文章现在成了她看家的东西,“现在看这篇东西还可以再改,比如说什么是雕塑什么是泥人这些过去不太清楚,这些东西就得要慢慢体会、慢慢磨炼、慢慢升华。”

  为了写好论文,加上当时评职称也需要同等学力,1986年,46岁的喻湘涟做了一件奇事:读函授大学。“我不会写文章啊,就去报了北京一个文学语言大学。”她说。有人对此不理解,说她这么大年纪还学个啥,可她不在乎:“我不能因为你们不舒服就不用功,我不能自己毁自己啊。”

  她硬是坚持读完了四年,并顺利地拿到了学位。

  说起来,这不是喻湘涟干的第一件也绝不是最后一件“奇事”,单是和她聊天的那会儿工夫,记者就听出了好几件:“我那时候觉得头模太少,就想自己搞新的,厂里不支持,我就自己在家里搞,也不能卖,纯是为了做而做,现在我光头模就好几箱子。”

有些苦恼过后天高海阔

  翻看喻湘涟作品的画册时,她特意指给我看其中的一页:这个作品正面是惠山泥人中常见的穿着民俗服饰的小胖孩(阿福)形象;背面却是五种肤色代表五大洲孩子的现代图案,甚至还有一个世界妇女大会的会标。说起这个阿福的来历,有一段长长的故事。

  事情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说起。“那时候大家对什么是惠山泥人都不清楚,北京有些专家对惠山泥人提出了很尖锐的批评,说惠山泥人把自己的风格丢掉了。无锡人听了不服气,我们这些做泥人的也糊里糊涂。”喻湘涟说,“那时候捏出泥人来,人家说好我心想‘哦,这个好’,人家说不好,我也跟着想‘哦,这个不好’。到底人家为什么这么说我也不清楚。”

  走出这段苦恼期前后花了大约十五年的时间。十五年后,转机来了:跟“东南大学汉声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合作捏了全套的惠山手捏戏文代表作品。她和搭档彩绘大师王南仙一起,一个塑一个彩,花了六年时间,制作出上百套手捏戏文,后来还出了一套全面反映惠山泥人历史和现状的书。

  研究所的专家虽“不会捏泥人,但是懂艺术,有鉴赏力”,喻湘涟说:“特别是张道一教授,我的意思他都能明白。”通过和这些专家的接触,喻湘涟开阔了视野,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从事多年的泥人事业。“有些我觉得蛮好的,他们不收,说不是代表惠山泥人的,受了别的影响;有些我觉得没什么的,他们说特别好,就是要这样的。”通过这样的碰撞,喻湘涟渐渐琢磨出了门道,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要所在。

有些情感总是古今如一

  结束采访那天,记者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喻老师,你能不能现教我做点什么感受一下?比如做个简单的大公鸡。”

  喻湘涟从泥块上揪下一点,在桌上搓成两头尖中间粗的一条,弯成个“S”形,再揪下几块小的,捏出鸡冠、翅膀,两分钟不到,一只造型有些夸张的大公鸡就昂首挺胸立在了桌上。记者学着揪下一块泥,惠山泥也是黑黑的,摸上去却比记忆中家乡的黑土柔韧得多,比橡皮泥则硬一些。等开始搓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知易行难”,一开始是怎么也搓不匀,不是搓扁了,就是两头一般粗,好不容易才弄出个像点样的“S”,又发现躯干太粗壮了,加上鸡冠、翅膀以后把两只公鸡摆在一起,人家的公鸡线条简洁流畅,我的则笨笨呆呆的,好似站都站不稳。难怪喻湘涟一个劲儿在旁边指点:“要想着整体、整体!”喻湘涟告诉记者,手捏泥人讲究的是韵味而不是写实,除了创作新品的时候没个准儿,老师傅们都能做得很快,几分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座小泥人。而那种心随意动的快乐,外行人很难体会。喻湘涟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信手捏来,搓搓捏捏就成形,敲敲拍拍就有面,一格一捋就有纹,一扳一扭就有势,真是痛快淋漓。”可惜如今能体会其中乐趣的人越来越少了,连她亲手教出的徒弟也大都转了行。喻湘涟笑笑说:“你们这一代可能没办法理解,现在我要想做别的赚钱很容易,但这些年都在做手捏戏文,我不能让老祖宗的东西到我这儿断了根。”记者发现粘在电话机上的一张报事贴里写着这样的话:“认定目标,奋斗到底,去争取胜利!!首要的是,排除干扰,完成任务!”喻湘涟解释说,这几年陆续接了一些手捏泥人的项目,加上平时各种事务也多,要完成常常得抓紧一切时间。“一天天都排得满满的,没有一分钟闲,我得自己给自己打气啊!那是去年写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今年的还没写上去呢!”

  眼下,喻湘涟正给中国美术馆做一套惠山手捏泥人,包括代表作品、技法展示等等。“本来得做两年半的东西,压到一年半完成,工作量非常大。他们想法很好,非常细,我觉得这个事情有意义,能给后人留下一些直观的东西,所以我给他们做。”喻湘涟患有糖尿病,腿脚也不太利落,但她只要没别的事,就整天整天呆在工作室里做泥人。她说,赶完了这个项目,她还有想做的两件事等着完成,也可以说是两个心愿。

  第一件是发展小版戏。这种泥人是介于手捏戏文和粗泥货之间的惠山泥人门类,比前者朴拙,比后者精致。可惜作品流散严重,传下来的作品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比起手捏戏文,形体、色彩上都要有不同的处理,老的作品就那么几个,我准备把它发展到几十个。”

  第二件是把那篇总结惠山泥人本质特点的论文写出来。“我不会写文章,可这些东西只能我自己慢慢写。现在我已经在看书,有时候遇到有用的句子就记在本子上,以后再抄出来。”

  喻湘涟说,写这篇文章也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对惠山泥人重新认识:“要从文化的层面来看待惠山泥人,这样才知道怎么保护、保护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到发展。发展起来的东西不能跑偏了,要有惠山泥人的遗传因子在里面。像它是写意的,塑彩合一的,人物造型都是南方那种纤秀、精美的等等。”喻湘涟说,改革、创新、发展都要在保有这些特点的情况下进行。

  喻湘涟说她“压力很大”,因为,“有时候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段著名的话:我想不能临死的时候,后悔自己碌碌无为。到我闭上眼睛的时候,如果能把上面的两件事做成了,为后人留下点东西,对得起老祖宗,这一辈子也就满足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