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充分利用互联网勃发民族文化新生机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不同类型的主体有效串联起来,形成了领域更广、范围更大的新型经济网络结构,给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和弘扬好。
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精神和“朴实、务实、扎实”的校风,扎根中原大地,树立互联网思维,探索互联网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作用,创新利用互联网传承民族文化的举措,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夯实基础 树立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技术创造了知识社会的新形态、新生态,互联网经济展现出特有的魅力,正确认识互联网经济、探索互联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学院树立互联网思维,夯实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的基础。
学院强化互联网教学设施建设,建成数字化语言实验室25个,其中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智慧型翻译实训室1个、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建有多功能文化体验室1个,拥有U校园智慧教学平台、WE Learn随行课堂教学平台、讯飞AI考试平台等;强化黄河文化域外传播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建设,是省级吟诵协会——“河南省吟诵学会”依托单位。
学院圆满举行汉推工作会议暨伊拉克库尔德萨拉赫丁大学线上汉语教学培训会,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注入新的动力,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也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和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国际化人才作贡献;举办以“学思践悟新思想,踔厉奋发新时代”为主题的微党课大赛,参赛教师通过现场宣讲,配合PPT课件、视频资料等形式,为现场观众带去一堂堂精彩深刻的微党课,汇聚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的磅礴力量,引导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责使命。
创新举措 发挥互联网作用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学院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创新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举措。
学院组织收看全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项目展演暨“我们这片土地”主题思政课,让师生们在上有情怀、下接地气的互联网文化思政大课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家国情怀的深厚内涵,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实践中去;组织师生收听收看2023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6位思政课教师的现场讲授和暑期实践团成员的对话,以及“豫有样”暑期实践小分队的代入式情景表演,把这堂思政课开在中原大地上,将河南的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思政元素生动鲜活地传承下去,逐光而行、向阳生长,用实际行动书写绚丽青春。
学院邀请中国外文局华语教学出版社译审专家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MTI研究生如何借力AI和机器翻译促进职业发展和强化翻译实践》的学术讲座,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引导师生们用实用好信息技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的鲜活动力;着力组织新生参加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2023“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国际翻译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译、融通中外、文明互鉴,提升综合素养和翻译实践能力,努力做好“翻译中国”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表达中国,让世界理解当代中国,发挥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渠道 挖掘互联网潜力
互联网的创造发展具备结构重塑、跨界融合及生态开放的特点,能够更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学院科学挖掘互联网潜力,通过深度融合的方式,拓展民族文化传承渠道。
学院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依托河南省吟诵学会,以大学生吟诵社为载体,定期举办诗词吟诵沙龙、经典诗词诵读比赛,邀请国内吟诵名家开展讲座、开展吟诵骨干培训、参加省内外吟诵展示等,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种,学生受益面广,社会美誉度高;依托2023年河南兴文化工程项目“中原文化传承创新路径下河南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研究”等科研项目与《经典诗词吟诵》(《江南》《游子吟》《蒹葭》)等河南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培育项目,不断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作。
学院连续3年参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志愿服务工作,以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以热情大方、扎实严谨的精神面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获得外宾和主办方的一致好评。
(段龙江)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