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做工程品质守护者

——记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公司测量队队长王永旭

本报记者 周 琳

立秋已过,渤海湾畔的午后依然燥热难耐,王永旭在完成测绘工作后,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王永旭是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六工”)测量队队长,为确保隧道工程测量数据的精准,他每天都要走10余公里,进行测绘工作。要看清目标点,王永旭每分钟都要擦拭一次镜头的哈气,但他仍坚持一丝不苟地进行测量。

工作20余年来,王永旭走过平原、荒野、沙漠,穿过隧道、沟壑、丘陵,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精准的测绘结果,绘就科学的工程图纸,先后获得省级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滨海新区技能大师”等荣誉。

严谨细致破难题

在王永旭看来,测量工作是施工生产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更是确保项目稳步推进的重要技术保障。离开优质的工程测量结果,施工就会遇到极大挑战。在工作中,他用心钻研业务技能,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在大规模工程中,他主动发挥技术优势,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圆满完成测绘工作。

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大小工程项目,王永旭都会认真对待,以高标准完成每一次测绘工作。

2011年,王永旭参建的长春地铁1号线02标段开工建设。这条线路是长春市第一条地铁线路,也是中国铁建大桥局进驻长春轨道交通市场承建的首个地铁工程。王永旭作为测量队的“急先锋”,带领年轻的测量团队,投入到地铁测绘工作中。他经常提醒自己和同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测量是工作的第一道关,机械设备安装的精度需要我们把握,隧洞的走向需要我们确定,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在王永旭的带领下,该地铁线路的测量工作圆满完成。基于他们的测量结果,长春市第一台盾构机顺利出洞、盾构区间相继贯通,贯通横向误差仅6.5毫米、纵向误差仅2.2毫米,打破了当时集团公司隧道工程项目的贯通误差纪录。

凭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专业的测绘技术,王永旭带领团队解决了工程中的多种难题。

2015年,王永旭负责长春地铁2号线01标段项目的测量工作,这一标段包含2站4区间,长度近6公里。其中,双丰站作为国内首例预制构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体系较为独特,新工艺、新工法给测量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王永旭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测量工作的重点,分享给测量队员。他还向队员反复强调需要注意的施工关键点:导向系统的全站仪在完成50米内的测量工作后,需要更换位置;换站时的平面测量必须在不改变方位角的情况下进行纠偏,高程测量要依次纠偏;遇到小半径或者大坡度的情况,要做好提前换站准备……经过他的技术指导,队员们心里有了底,开始积极行动起来。

最终,在王永旭的带领下,测量队伍顺利完成任务,从暗挖施工到附属结构,无论是测量精度还是测量效率都超过施工前的预期。王永旭说:“测绘工作没有捷径,需要秉持工匠情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为做好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技术攀高峰

王永旭坚持在实践中创新,通过主动创新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测量效率。

2019年,中铁六工第一工程指挥部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王永旭作为工作室领衔人之一,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多项创新和攻关工作。

那时,软弱围岩测量是工程测量领域一项技术难题。软弱围岩是一种强度较低、岩石间孔隙较大、含有大量膨胀性黏土的松软岩石层。在这样的地形进行测量,容易出现设备误差大、数据失真等问题。

在技术难题面前,王永旭没有退却。他带领团队围绕“软弱围岩测量”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攻关。一次试验不行,王永旭和团队就试验几十次;一个工程不行,他们就将成果在更多工程中试验,反复进行技术论证、模拟测量、数据检核。

王永旭和团队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在负责长春地铁6号线项目测量工作期间,王永旭带领测量团队创新研发出“全站仪进行软弱围岩变形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反射片做测量标志,可将测量仪器设置在安全区对待测点进行观测,有效保障了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的安全。同时,在不干扰正常施工的情况下,测量每一个断面的时间仅为传统测量的三分之一,工作效率较传统测量方式提高3倍以上。该方法为现场施工作业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数据,解决了软弱围岩测量占用时间过长以及与施工产生冲突等问题。

多年来,王永旭深入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其中,他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结合地铁施工项目的工程特点,提出的4项技术均取得一定成果,实现了增收创效。

用心带徒授技艺

近年来,王永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学徒,创新开展技术攻关,并把技术传授给更多年轻工人。

在王永旭看来,“师带徒”培养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传”,授之以渔;思想教育中“帮”,助之以需;共事处事中“带”,率之以行。

作为师傅,王永旭把积累多年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徒弟。多年来,王永旭一直保持着做工作笔记的习惯,他的笔记本里详细记录着日常数据和问题。他经常对徒弟们说:“测量绝不是儿戏,要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只有确保数据的精度,才能让盾构施工精准、高效推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咱们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王永旭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学生刘庆说,师傅总能及时指出学员的问题,让他们快速进步。他回忆:“在长春地铁6号线项目中,师傅交给我测量隧道区间数据的任务。当我把测量数据交给师傅时,他却并不满意。师傅告诉我,在隧道测量工作中,不仅温度、湿度、气压等外界因素会对数据产生影响,测量的俯仰角过大也会让数据出现很大误差。测量之前,要先让仪器适应隧道内的环境,而我恰恰忽略了这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只要一有空,王永旭就与学员们共同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他说,只有不断学习、精进技术,才能为施工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做好工程品质的“守护者”。

王永旭的倾囊相授,为公司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测量人才。王永旭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学生、现任长春地铁1号线南延项目测量副队长的蔡恒宇说:“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我认识了师傅王永旭。师傅严谨、执着、敬业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我要不断努力,掌握一技之长,争取在岗位上建功立业。”

王永旭说:“对待事业,当慨然以赴,当奋勇争先,当精工匠心。我将持续专注本职工作,提升业务技能,努力把前沿技术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助力建设更多优质工程。”

2024-09-01 本报记者 周 琳

——记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公司测量队队长王永旭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00409.html 1 <p> 做工程品质守护者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