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了地的创新才叫创新
编辑部: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领域的记者,细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关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容令人倍感振奋,不由得回想起今年3月底对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的那次集体专访。
长达3个小时,钟南山院士与大家推心置腹畅谈科研和创新工作感悟,开场一句话便令人动容:“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60多年,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够取得成果、得到老百姓认可的这么一个过程,大概只有这3年最突出。”为什么是这3年?因为广州国家实验室成立3年,钟院士身处其中,切身经历、感知了国家创新体制机制的历史性变革。他提到:“国家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说你做出的新东西必须要能够变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在3年前我们还谈得不太多,现在已经形成国家实验室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
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钟南山院士的感悟相印证,采访时一些模糊的理解,如今豁然开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掷地有声地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今天我们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就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创新。有人说,科技创新是成果转化的基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目标。钟南山院士不太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创新的含义就是有了新的发现、发明,又产生了明显的效益,二者加起来才是创新。许多研究的终点往往是一篇论文,并没有产生效益,当然从长远看也可能会产生效益,但看看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真的是时不我待。
的确,采访作为“原始创新策源地”的广州国家实验室,记者耳闻目睹的已不是令外行人高不可攀、云里雾里的科学问题和科研项目。项目都指向落地,指向解决事关国家公共安全、人民健康、医疗技术和器械安全的一个个接地气的现实问题。看到短短3年间在此诞生的涉及生物医药产业链各环节的丰硕成果,记者由衷感到理念一变天地宽。
新征程上,如何运用新的理念、机制让科研成果尽快落地见效?记者从钟南山院士的谈话中获得的感悟,或许能为科技界带来一些启示。
一是胸怀“国之大者”,融入新型举国体制。钟南山院士之所以能在这3年获得之前60年科研生涯不曾有过的成就感,依托的就是新型举国体制这一“集中力量办大事”机制。一个广州国家实验室能有多大?真正“大”的是突破了物理空间、在国家使命感召下形成的创新平台——实验室在组织架构、利益分配、评价体系等各方面打破藩篱,与3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00多家专注药物、器械等不同领域的企业以及众多医院通力合作,汇聚“产、学、研、政、企、金”力量,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未来,面对迎面而来的科技革命和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将愈加凸显,尚需科技界、产业界协力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在创新的全链条、系统性上下大功夫。比如,中央与地方科研力量如何协同,企业与科研院所如何互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如何更有效等,打通一系列堵点,需要每一个参与者担当使命,自觉融入新型举国体制,不断提升创新效能。
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因地制宜。生物医药产业技术驱动特征明显、市场化道路又很漫长,发展起来很不容易,如何看待广东、广州的抉择?钟南山院士细细分析:广州医院多、医学院多、人才多,大学的基础研究也做了很多,而且广东有1亿多人口,丰富的医疗资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基础条件;但同时,广东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的结合上、在企业的创新力上都还有短板,是必须去创新、补足的地方。
选准了创新沃土,新质生产力才能落地开花。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铆足了劲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期望先人一步抢占新质生产力赛道。但只有保持清晰头脑,看清自身优势与不足,而后选定方向,逐个解决问题,才有望在百舸争流的新领域、新赛道立稳脚跟,塑造发展新动能。
记者郑杨于广州
2024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