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全力打好这场攻坚战

——宁夏全面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调查

本报记者 杨开新

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是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为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宁夏如何率先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在系统性提升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中展现担当?如何打好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塞上乐章?

东邻毛乌素,北接乌兰布和,西濒腾格里,宁夏三面环沙,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保护和治理黄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唯一全境地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和“三北”工程区域的省份,宁夏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民之大事,近年来全面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坚持防沙、治沙、用沙齐抓,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塞上江南”宁夏越来越秀美。

“沙进人退”成为历史

保护好黄河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的生态环境,是宁夏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宁夏严格落实黄河保护治理刚性要求,协调水沙关系,加强水土保持,一体推进黄河水质及入河泥沙监测等工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芳草灌木生机勃勃,合抱之树枝叶摇动……来到绿意盎然的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沙坡头站),很难想到附近既有滚滚黄河,又有漫漫黄沙。对当地人而言,这既有昔日黄沙漫卷、日暗风狂的苦涩记忆,又有破解生产、生活乃至生存问题的长期求索。

在中国谈治沙,就绕不开沙坡头这个词。沙坡头站建于1955年,是中国科学院最早成立的野外长期综合观测研究站,也是我国最早的沙漠综合治理研究站。这里北靠腾格里沙漠,南临黄河。选址于斯,与几百米外的包头至兰州铁路密切相关。作为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承受了太多期待,也遭遇了太多挑战。几十年来,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人工生物土壤沙结皮技术等从这里为世人所知,无灌溉条件下植物固沙的可行性程度、适宜的固沙植物种的选择及其合理配置等问题在这里得到答案。“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沙漠铁路防护体系,保证了这条重要铁路的畅通。

始于护路,不止于护路。点上的钻研,带动了线上的突破,进而推动面上不断拓展。自创“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有效阻止流沙的侵害;便携式沙漠造林器与植物草方格沙障技术均获得国家专利,造林成活率提高25%,劳动成本降低50%……沙坡头站站长张志山指着展板说,近年来该站加强与地方合作,治沙模式推广面积达34万亩以上。“在风沙物理、沙害治理、荒漠生态系统及沙漠科学研究等领域,我们团队近些年的新研究成果接连不断。”张志山说。

科学治沙,再造秀美山川,成为一代代科学工作者传承接力、探索前行的信念。在沙坡头站科技成果展厅,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在同一角度拍摄的一组照片引人关注。光阴流逝,原本光秃秃的地表铺上了绿色,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宁夏正悄悄发生着变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戴培吉表示,宁夏结合实际打造集“保、治、用、养”于一体的示范性工程,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总结提升新模式、探索建立新机制,力争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争先锋、走在前、做示范。

增绿提质齐头并进

如何保障植物成活,也有不少学问。在宁夏中卫市防沙治沙生态修复示范点,一把铁锹、一种“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一种类似电钻的工具被并排放置在沙地上。今年60岁的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正高级林业工程师唐希明依次拿起演示,像一名老工人在摆弄陪伴自己几十年、不断升级的趁手工具。中卫沙区立地条件恶劣、林木成活困难、造林成本高,防沙治沙面临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最初我们都是用铁锹挖坑,不仅劳动量大,种下去的植物成活率也不够高。”唐希明说,新研发的“电动工具”大幅提高了劳动效率。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自新说,大面积应用推广使用流动沙地灌木高效植苗技术,能确保沙区灌木造林的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

依托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等政策支持,中卫市将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打造24.29万亩锁边固沙生态修复示范区,运用创新技术,巩固提升原有150万亩治沙成果。中卫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创介绍,当地建设了沙生植物园,筛选60种植物开展沙生植物多样性研究,积极探索防沙治沙新技术,加大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

由扩绿增量向增绿提质并重转变,宁夏全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分类施策、因害设防从理念变为现实。中卫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洪海表示,中卫市既坚持植绿增绿,厚植“以水定绿、科学绿化”新底色,又注重因地制宜扩绿。按照“北治风沙、中部复草、南保水土”策略,该市188万亩沙化土地已治理170万亩;通过与气象部门深度合作,动态研判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提高了造林种草成活率和治沙成效。

吴忠市生态本底比较脆弱,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不到宁夏的60%、全国的20%,生态修复难度较大。吴忠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学峰表示,坚持治保并重、提效赋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推进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开展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已建成罗山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12.87%、54.9%、28.9%。

吴忠市红寺堡区结合山川过渡地段实际,兼顾生态和发展,蹚出了一条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路子。红寺堡区副区长谢二亮说,通过围堵沙化斑块、低密度育林固沙、科学抚育林草植被等方式,该区形成“适水—固沙—增碳—稳产”植被体系,着力打造沙农牧复合系统生态屏障区。

银西生态防护林项目区位于银川市西郊,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原本是一片废弃的采砂坑,在多年精心努力下,刺槐、枣树等植物长势良好,与附近的贺兰山遥相呼应,搭建起多功能综合性的防护林体系。银川市银西生态防护林管护中心主任张凤红介绍,得益于创新科学修复、强化示范带动,近年来蒙古扁桃等珍稀植物保护得到有效促进,对保护贺兰山区域荒漠化防治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宁夏还在全国率先制定“四水四定”实施方案并先行试点,全面构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的政策制度体系,为筑牢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驾护航。

去年以来,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已完成营造林203万亩、草原生态修复29万亩、保护修复湿地21万亩、工程治沙13万亩、光伏治沙14万亩。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表示,要既防沙之害、又用沙之利,推广草方格固沙等成功经验,探索林光互补一体化等模式,统筹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打赢打好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要算好资源账、产能账、成本账、收益账,用好荒漠稀缺资源,优化配置风光电、大数据等宝贵资源,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做优做强做大,更好支撑宁夏高质量发展。

联防联治“双向奔赴”

“一踏上这块土地,我看到的是碧绿的湖泊,湖面上漂着莲叶,正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再来到星海湖广场,那里绿树成荫,年轻人牵手徜徉其中;不远处的贺兰山延绵不绝,山间有淡淡的岚,山顶有白白的云……”知名作家陈仓近日到宁夏石嘴山市参加活动时,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了与想象中不太一样的美,来之前觉得石嘴山市与大漠、戈壁、荒凉相关联,没想到这里能找到诗意和远方。

这样的评价来之不易。石嘴山市位于宁夏最北部,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10余倍。这座煤城由黑变绿、由绿变美,成为宁夏首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地级市。石嘴山市委常委、副市长马自忠介绍,他们举全市之力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石嘴山战役。目前,贺兰山东麓水源涵养和生态治理等2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通过“以林养林”重点建设5000亩沙生产业植物园,创造“沙地增绿、经济增效、农民增收”新路径。

有这样的成绩不容易,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不少。记者从石嘴山市平罗县县城向东出发,驱车约半小时跨过平罗黄河大桥,只见车窗外的植被越来越稀疏。换乘专门的施工车辆,才能翻过沙丘,看到茫茫沙海,到达毛乌素沙地边缘。持续治沙的平罗县虽然已将沙漠边缘向东推进,但在采访中记者也多次听到大家提及“风沙不管省界,需要各方一起合作”“自己好不算真的好,大家合力治沙才管用”。要想彻底打赢这场治沙攻坚战,深化多领域合作成为必然趋势。

2023年6月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提出,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平罗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要把沙漠治理好,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发力,由分散治理向联防联治转变。

腾格里沙漠跨越内蒙古、甘肃、宁夏,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的攻坚区、防沙治沙的核心区。紧邻腾格里沙漠的中卫市,荒漠化治理已贴近省界,几乎到达当地防沙治沙极限。今年3月,在全国两会分组讨论会场,马洪海拿出一份地图进行了直观展示。他说,每年受上风口沙尘影响,沙漠南侵东扩的沙化问题依然严峻。

立足实际,中卫建议打造一条宁夏和内蒙古联合治沙、用沙试点示范区,减轻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减少泥沙入河危害,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蒋齐认为,腾格里沙漠风沙口多、路径长、沙源地分布广,防护林体系不完整、防护功能不强,影响了防沙治沙整体效益发挥。马洪海说,中卫将坚持区域协作,探索“联防联治、互利共赢”新路径;推动腾格里沙漠锁边固沙工程建成可推广复制、可示范引领的标志性工程。

“中卫基本建成了腾格里沙漠省界锁边林草带。宁夏、内蒙古、陕西、甘肃四省(区)五地(市)共同编制完成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重点项目布局方案,今年新开工的重点项目全部向边界和上下风口靠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刘冰说,“三北”工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重点沙漠沙地积极建立区域合作、齐抓共管的联防联治机制。

宁夏生态环境保护正处在巩固提升、扩大成果的突破期,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的攻坚期。需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筑牢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确保黄河长治久安。

2024-07-29 本报记者 杨开新

——宁夏全面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调查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8484.html 1 <p> 全力打好这场攻坚战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