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效率安全发展数字金融

□ 本报记者 彭 江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应用空前活跃,我国银行业积极将传统金融业务与新兴科技有机融合,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未来如何发展数字金融,记者就此采访了专家与业内人士。

推进数字化转型

数字金融作为新金融形态,正深刻改变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延礼说:“金融机构要做好‘五篇大文章’,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普惠金融提质增效,推动数字金融健康发展。”

今年5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效能和安全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要把握机遇、重视安全,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强化业务管理、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银行业的数字化和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深化,多家银行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浙江农商银行辖内平湖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积极强化数字改革赋能。加强网络、数据安全建设,增强互联网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和防病毒能力,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提高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应用水平,优化数据中心、协同办公系统等,加强数字化风险监测模型、员工行为模型开发,打造功能更全、效率更高、流程更便捷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兴业银行正加快数字化转型。科技体系架构补充完善了传统架构,强调数据和创新的价值。数据管理部发布数据字典,数字运营部构建运营体系,安全保卫部建设智能反欺诈平台。”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黄晟说。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3)》调查显示,银行家认为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是银行首要战略重点,也是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措施。银行业要稳步推进综合化战略,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要求。银行家普遍看好金融科技领域,并认为应重视政策协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调查结果显示,61.2%的银行家选择将“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重点。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金融科技是决定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变量。金融机构应推动数字技术深度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推进数字化转型,一要高度重视金融科技赋能作用,不但要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更要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聚焦发展方向和业务重点。二要打破约束金融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藩篱,打造跨部门、跨层级的科技与业务协同组织,提高组织和员工敏捷能力,形成开放包容的数字思维和数字文化。三要强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客户体验为目标,加强线上线下渠道的协同与融合,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迭代的效率,激发数字化经营的新动能。

助力服务效率提升

数字金融可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推动金融普惠、促进金融创新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对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上海大学科技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陆岷峰认为,数字化转型为中小银行开辟了新的增长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中小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还在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数字化治理让银行安全发放贷款更为便捷有效,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鹿城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数字化建设,该行优化开户流程,自主研发对公开户系统,创新线上进件、一键填单等功能,实现科技型企业对公开户效率提升80%,解决开户流程繁、填单难、等待久等问题,提升科技型企业开户服务体验。

数据化有利于解决银行贷款信息不对称的难点。贷款企业的信息分散在税务、工商、海关、法院等多个部门,银行获得企业完整信息、作出准确的风险评估存在难度。为打破信息壁垒,金融机构通过挖掘“税务+金融”数据,优化信贷产品。在张家口经开区,张家口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与当地税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动机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税务+金融”方式,开展以信换贷,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数据显示,通过“银税互动”合作机制,合作银行已向365户纳税人发放了信用贷款110亿元。

成都农交所眉山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新哲介绍,公司运营的眉山“农贷通”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采用线上贷款申请、自动化审批模式,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度。“平台基于涉农大数据研发了涉农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报告、基础工商信用报告、农户资质评估报告、税务征信报告,在对接过程中提供给金融机构,为融资主体增信,在简化贷款审批发放流程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信贷发放风险。”侯新哲说。

普惠金融的开展也离不开数字化发展。“公司不断推动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发展,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用于自主科技研发与创新,旨在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打造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以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安全性,让金融服务真正实现普惠。”重庆小雨点集团董事兼总经理孟维欢说,公司打造了专门服务小微客群的“雨商贷”产品,构建了全线上、纯信用的信贷业务模式,为小微客群提供金融服务。截至7月份,已累计发放贷款超400亿元人民币。

守好金融安全底线

数字金融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以自主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并以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科技的运用在提高金融行业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性挑战。金融科技的引入虽能增强金融服务,但也增加了金融安全风险。未来,应着力解决安全问题,构建安全可靠的金融科技体系。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3)》调查显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相应的挑战。银行家认为,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数据隐私与科技伦理问题”,以及“生成内容的精确性”。银行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必须保证能够有效地保护客户个人信息,预防数据泄露或被滥用,同时确保生成内容和数据的准确无误。

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消费者金融信息防泄露工作,浙江嘉兴经开区城南街道积极加强政银沟通协作,与嘉兴银行探索建立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制定一系列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内制度和个人金融信息数据库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按信息最少够用权限原则,合理确定工作人员调取信息的范围、权限及程序;加大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全行个人金融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梳理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薄弱环节。

“个人信息保护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心。一要面向监管的合规,二要加强企业自身的‘内控’,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工作。要以国家标准为指引,以监管法律法规为红线准则,将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融入业务流程,深化合规安全理念。”奇富科技首席安全官吴业超说,公司引入山海平台、诺瓦云盾平台等智能防护系统,强化了入网验证、邮件网关和文件传输的安全管控,积极防御数据泄露和网络诈骗,为用户数据保驾护航。

“数字金融的发展充满挑战。金融数据融合应用与保护较难兼顾,需从强化数据能力建设、运用隐私计算技术、深化数据综合应用、完善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发力。此外,金融黑灰产活动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等新特点,对行业正常秩序和消费者保护造成冲击,还需政产学研多方协同治理,共同营造健康平衡的数字金融生态。”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左春说。

“数据安全不仅涉及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还包括隐私性和敏感性。当前,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使用安全为数据安全的三大主流发展方向。坚持以‘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防护理念为出发点,从技术、政策、法治与产业4个层面同步推进,建立一个既能激发创新活力又能保障数据安全的生态体系。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市场、强化监管,合理平衡数据管制与自由流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表示。

2024-07-25 □ 本报记者 彭 江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8273.html 1 <p> 兼顾效率安全发展数字金融 </p> /enpproperty-->